利用雨生紅球藻生產天然色素——蝦青素(3 / 3)

植酸酶在飼料中的添加可以釋放植酸中的鈣,這樣提高了飼料中可利用鈣的比例。當飼料中含有過多的鈣時對飼料中磷的利用有不利的影響。這主要是因為高鈣可以與磷形成不溶性的鋁鹽,從而影響了磷的吸收(Nelson和Kirby,1987)。高鈣還可能提高動物消化道中的pH值,從而超出了植酸酶發揮作用的最佳pH值。Liu等(1997)將添加植酸酶日糧的鈣磷比例由1:1.5調整為1:1時,生長豬的生產性能有所提高。在植酸酶應用過程中,一些飼料添加劑成分對植酸酶的活性也有一定的不良影響。特別是在飼料的加工貯存過程中,液體膽堿和含水的金屬硫酸鹽都能夠導致植酸酶的部分失活,這可能是水分與植酸酶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在飼料的加工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植酸酶與高水分含量的飼料添加劑成分長時間混合

5α-半乳糖苷酶在玉米一豆粕型日糧中的應用

α一半乳糖苷是由一個蔗糖單位以α-l,6糖昔鍵連接一個或兩個半乳糖構成的低聚糖,主要有棉籽糖、水蘇糖和毛蕊花糖,廣泛存在於各種植物中,其中以豆科植物中的含量居多。大豆中的α一半乳糖苷主要是棉籽糖和水蘇糖,含量分別為1.4%和5.2%;棉籽粕中的α一半乳糖苷主要是棉籽糖,含量為3.6%(Diriek,1989)。α一半乳糖苷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即使在很高的溫度下也不會分解,因此,普通的飼料調製加工過程不會使其失活。

由於動物體內缺乏分解α一半乳糖苷的酶,飼料中的α一半乳糖苷往往不能被動物消化吸收。α一半乳糖苷的存在,一方麵增加了小腸內容物的持水力和滲透性;另外,α一半乳糖苷在消化道後段被厭氧菌所代謝,產生二氧化碳、氫氣及少量的甲烷氣體,引起動物消化不良、腹脹和腹瀉等症狀。去除α一半乳糖苷的一個方法是浸提法,Goon等(1990)用乙醇作溶劑浸提豆粕口糧中的α一半乳糖苷,結果提高了肉雞代謝能的20%,其它非澱粉多糖的消化率由5%提高至50%。另外,α一半乳糖苷的浸提降低了肉雞小腸食糜的排空速度,增加了食物的消化時間。

西班牙Autonama大學最近的一個肉雞試驗中,在玉米一豆粕型日糧中添加了不同水平的α一半乳糖苷酶,其中500g/T水平的添加量提高了肉雞代謝能7%,蛋白質的沉積指數也提高了4.4%。然後固定飼料中酶的添加量為500g/T,改變飼料中豆粕的用量,測定豆粕用量與表觀代謝能的提高情況。結果發現,當豆粕的含量較低時(30%或40%),酶的作用比較明顯,代謝能分別提高8%和11%,但隨著豆粕用量的提高,酶的作用明顯下降。一般畜禽日糧中豆粕的用量不會超過40%,因此,日糧中添加α一半乳糖苷酶可以提高畜禽的表觀代謝能。

6β-甘露聚糖酶在玉米-豆粕型日糧中的應用

β一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是豆科植物細胞壁固有的組分之一,β一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豆科植物中的含量約為1.3%-l。6%(Jackson等,1999)。飼料中含有β一甘露聚糖時,可以降低豬對葡萄糖和水的吸收。當飼料中以豆科植物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時,在飼料中添加β一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豬和肉雞的飼料轉化率和生產性能(Hahn等,1995;Ward和Forge,1996)。在肉雞低能量飼料中添加β一甘露聚精酶,可以將玉米-豆粕型日糧的代謝能提高0.59774MJ/kg日糧,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都提高3%,其生產性能要略高於高能而未添加β一甘露聚糖酶的日糧組(McNaughton等,1998)。

玉米一豆粕型日糧中添加β一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主要是因為β一甘露聚糖酶可能參與了動物體內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β一甘露聚糖可以抑製人胰島素的釋放(Morgan等,1985)。在日糧中添加β一甘露聚糖酶,可以阻斷β一甘露聚糖對胰島素的抑製作用,提高了動物機體胰島素的釋放,從而提高了動物體對各種營養物質,特別是糖類物質的代謝吸收。Jackson等(1999)在蛋雞的玉米一豆粕日糧中添加β一甘露聚糖酶,結果顯著增加了蛋的重量,產蛋時間和總產蛋量也有所提高。在降低了蛋雞日糧的能量水平後,添加酶製劑可以維持蛋雞在高能飼料情況下的生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