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清除自由基,延緩機體衰老
螺旋藻體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VF、VC、β-胡蘿卜素和硒(Se)等,它們都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劑,能夠中斷自由基的反應鏈。同時,Se還是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組成組分,可將脂質過氧化物(LPO)轉變為無害物質的酶係統。由於螺旋藻具有富集Se的能力,因此可在螺旋藻養殖地中添加高濃度的無機硒化物來生產高硒培養過程中,根據藻類生長情況或采用營養監測來決定是否需要補充營養物質。每天應間隔含量的有機硒,這一點在開發動物飼料或飼料添加劑時具有實際意義。此外,螺旋藻體中還含有豐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它在氫離子(H+)的參與下可使氧離子發生歧化反應,並生成對人體或動物無害的物質。
3螺旋藻的培養
螺旋藻是高光效自養原核生物,細胞顆粒狀囊體中含有葉綠素A、藻藍素等光合素。螺旋藻光能轉化率高達18%,高於其他農作物。在0.3-0.5萬lx光照範圍內生長良好。且在一定範圍內,光強增加則產量提高。因此,在進行螺旋藻的人工培養時,應適當進行攪動,以增加其對光照的吸收,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螺旋藻能夠在15℃-40℃生長,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8℃-35℃。因此,螺旋藻的生長和農作物相似,具有季節性。
目前幾個螺旋藻品種都需要堿性的環境。較適宜的pH值範圍為8一10。螺旋藻在人工培養過程中,不斷進行光合作用,因此要經常通入CO2,以提供碳源;同時,適量的CO2還能調節培養液中的pH值,對培養液pH值升高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促進了藻類的生長。
螺旋藻培養液多采用淨淡水,添加藻類生長所需要的礦物質及其他營養物質,並添加NaHCO3以調節pH值至8.5左右,也有用NaOH代替,培養基組分見表1:攪動培養液幾次,以提高光合效率及產量。采用布袋或250-300目篩絹過濾、收集、清洗,收集後的濾液循環使用,收集的藻泥采用曬幹、烘幹或噴霧法幹燥,加工時盡量減少營養和生物活性物質的損失。
4在養禽業中的應用
螺旋藻是一種優良的飼料原料,能促進禽類的生長,提高生產性能,降低飼料消耗。對於蛋雞,能使其產蛋率提高。螺旋藻還能使肉雞的皮膚變黃,使蛋雞產的蛋蛋黃顏色加深,這在消費者愈來愈重視雞和雞蛋的外觀特性的今天,已顯示出其獨特的優越性。
螺旋藻可以提高肉雞的抗病力、降低飼料消耗、提高日增重、改善肉的品質。劉開容等(1995)試驗表明:飼料中添加螺旋藻可以提高成活率4%(P<0.01)、提高總增重11%、降低料重比8%。呂樹臣等試驗表明:飼料中(1998)添加2%螺旋藻,可使雛雞成活率提高16.8%,增重幅度提高33.4%。
螺旋藻可促進蛋雞生產性能的充分發揮,提高雞蛋的品質。在蛋雞飼料中添加螺旋藻,可以提高產蛋率10%左右,使總料蛋比下降3%左右。添加0.4%的藻粉就可使顏色增加1-2個比色扇單位,並隨添加量的增加而使顏色加深(葛權鬆等,1990)。研究表明,蛋雞日糧中添加1%的藻粉,就能使蛋黃顏色大大加深,很好地改善蛋品的商品價值(徐亮等,1989地研究發現,在種雞飼料中添加螺旋藻可提高產蛋量、孵化率,其適宜的添加量為1.0%左右(葉保國等,1999)。
隨著養禽業的發展,飼料資源日益緊張。螺旋藻以其含有多種營養成分且分布均勻、易吸收等優點,必將促進養禽業快速、優質的發展。但螺旋藻成本偏高是限製其在養禽業中應用所麵臨的主要問題,而培養效率低下以及缺乏對螺旋藻培養特性以及細胞生長對碳源底物和光能需求的了解是主要原因之一。隨著人們對螺旋藻的深入研究和生物學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現已能利用生物學中的生物學反應器等技術來生產螺旋藻。螺旋藻生產的規模化使其在養禽業中的應用有著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