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生態製劑在豬飼料中的應用效果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開發了多種用作飼料添加劑的微生態製劑,在生產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使用效果。
3.1微生態製劑在豬飼料中應用的效果
據報道,用活菌微生態製劑——益生素飼喂哺乳仔豬,添加組腹瀉率明顯比對照組減少(3.91%,P<0.01),成活率提高79%。在10-28日齡的仔豬飼料中添加CylactinIBCSF68(益生素),試驗組采食量平均比對照組增加70g/d,增重提高4.2%。
在麵對大腸杆菌挑戰的7日齡仔豬口糧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減少其腹瀉發生率。在仔豬日糧中添加寡糖,可使仔豬日增重提高6.4%,飼料轉化率提高11.7%。
3.2微生態製劑在家禽飼料中的應用效果
研究報道,在雛雞中分別飼喂和不飼喂爭酸杆菌製劑兩個組的基礎上,進行雞的白痢沙門氏菌攻毒試驗。結果表明,飼喂乳酸杆菌雛雞組與對照組相比,死亡率明顯降低(低20%)。在肉雞飼料中添加益生素和有機酸,肉雞的平均日增重隨益生素和有機酸的添加而呈線性增加。在1996-1999年,雞場用微生態製劑進行試驗,結果表明,可以使飼料轉化率提高5.5%-16%。在使用寡糖方麵,飼料中添加寡糖,可以減少沙門氏菌及大腸杆菌在肉雞腸道上的附著能力。用15一56日齡的肉雞進行試驗,在飼料中添加0.25%-0.50%的低聚果糖,結果表明,肉雞的生產性能得到改善,腹瀉率亦明顯降低。
3.3微生態製劑在其他動物飼養中的應用效果
動物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與細胞的吞噬作用及細胞因子的產生有關。乳酸菌能夠改善無菌鼠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據報道,在魚蝦飼料中添加微生態製劑,可使魚蝦增重提高10%-20%。另外,還有研究表明,在犢牛日糧中添加劑量為7.5億個乳酸鏈球菌的培養物,可使犢牛的增重提高5.3%,飼料利用率改善5.2%。在利用化學益生素——寡糖方麵,l-35日齡的新生犢牛的代乳液體飼料中添加寡糖製品,可使犢牛的增重速度比對照組提高8%,采食量增加約10%,細菌性肺炎等類疾病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
4動物微生態製劑的應用前景和存在的問題
4.1應用前景
一直以來,為了動物的健康和促生長,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但其副作用已經對人類的肉食衛生安全及動物和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威脅。首先,抗生素能破壞動物腸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態平衡,影響動物的健康,特別是在使用不當時,會引起內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其次,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引起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並能通過耐藥性質粒遺傳,使耐藥菌株增加;這種耐藥菌也可能通過多種渠道轉移給人類,威脅人類的健康。再者,抗生素化學殘留會汙染肉、奶、蛋等產品,降低畜禽水產品的質量。基於此,瑞典自1986年即禁止在供肉食的動物飼料中使用抗生素。1998年12月,歐盟也禁止在畜禽養殖中使用多種抗生素添加劑。
總之,為了保證食品衛生安全,發展綠色畜禽水產品,就必需開發無毒副作用、無殘留、無耐藥性、不汙染環境的抗生素添加劑替代用品,由於動物微生態製劑全麵具備這些性能,愈來愈受到專家學者和生產經營者的重視,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後,為了保障畜禽水產品的出口,在畜牧水產養殖中應用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勢在必行。由於微生態製劑具有抗生素不具備的許多優點,所以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4.2存在問題
4.2.1活菌微生態製劑的安全性、有效性
在選用菌種時,如何選擇安全、無毒副作用的菌株,並且應該保證這些菌株在長期使用後亦不會發生突變成為對動物、環境有害的菌株。另外,如何保證活菌微生態製劑的有效性。因為在動物飼料中使用活菌微生態製劑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動物種類。不同的生長階段和生理狀況、飼料的加工過程存儲、運輸等內會影響活菌微生態製劑的使用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4.2.2化學益生素——寡糖的種類和添加劑量
寡糖是一類糖,究竟具體是哪種寡糖的效果最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另外,寡糖的使用效果也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動物種類、不同的生長階段和生理狀況、飼料的加工過程存儲、運輸、使用量、添加方式等,應作深入研究搞清楚。再者,應研究寡糖的生產新技術,以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