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殘留危害與動物性食品安全(1 / 2)

瘦肉精殘留危害與動物性食品安全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關注。進入對世紀以來,人們呼籲吃安全肉,國家有關部門明令禁止在飼料中使用瘦肉精。瘦肉精是鹽酸克倫特羅的俗稱。

1鹽酸克倫特羅的特性

1.l鹽酸克倫特羅的性質及特點鹽酸克倫特羅(Clenbuterol,CL),又名克喘素、氨哮素、雙氯醇胺,化學名為α-[(叔丁氨基)甲基4一氨基一3,5-二氯苯甲醇鹽酸鹽,分子式:C12H18C12N2O·HCl,分子量為313.65。它是一種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是一種白色或類似白色的結晶體粉末,無臭、微苦,化學性質穩定,加熱到172℃才能分解。因此,一般的烹調加熱方法不能將豬肉和髒器中殘留的瘦肉精毒性破壞。

1.2鹽酸克倫特羅的危害由於鹽酸克倫特羅對支氣管平滑肌β2受體具有興奮作用,所以臨床上常作為支氣管解痙藥物,口服或肌注後能選擇性的鬆弛支氣管平滑肌,用於治療哮喘。在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一家公司意外發現,將高於治療劑量5-10倍以上(>1μg/kg·g)鹽酸克倫特羅應用於動物,具有增加蛋白質沉積、減少脂肪的作用(常秉文等,2002)。這一新發現被一些國家應用於養殖業,將其添加到飼料中可使動物生長速率、飼料轉化率和胴體的瘦肉率提高10%以上,並降低其脂肪含量,這就是鹽酸克倫特羅被稱為瘦肉精的由來。然而長期使用會使該藥蓄積在動物的組織中,造成組織中殘留藥物的濃度很高,人食用這種組織後15min-6h就可出現中毒症狀,通常表現為麵色潮紅、頭痛、頭暈、胸悶、心悸、心慌、骨骼肌震顫、四肢麻木等一係列不良反應。對心律失常、高血壓、青光眼、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前列腺肥大等疾病的患者有較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孔繁德等,2002)。

2控製非法使用鹽酸克倫特羅的措施

2.l政府禁令為有效徹底杜絕使用鹽酸克倫特羅,歐美各國均禁止在畜牧業生產中使用。一些歐盟國家執行鹽酸克倫特羅最大殘留限製規定,如英國規定每千克食用組織中鹽酸克倫特羅的最大殘留量為0.5μg,荷蘭規定每千克肝中鹽酸克倫特羅的最大殘留量為1μg等。歐共體國家已把鹽酸克倫特羅殘留作為肉品進口必檢項目(孔繁德,2002)。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鹽酸克倫特羅在動物組織中最高殘留限量為:肉0.2μg/kg,肝0.6μg/kg,腎0.6μg/kg,脂肪0.2μg/kg,奶0.05μg/kg。但至今沒有任何國家批準鹽酸克倫特羅作為獸用飼料添加劑(聶國榮,2001)。我國也早在1997年發布的《允許作飼料藥物添加劑的獸藥品種使用規定》中將瘦肉精排除在外。為保證香港市民吃上供港放心肉,1998年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深圳召開緊急會議,規定生豬尿液中鹽酸克倫特羅的最大殘留濃度不能超過5ng/mL(苗麗等,2001)。為了進一步貫徹國家規定,杜絕非法製售、使用瘦肉精,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連續發文加大力度打擊鹽酸克倫特羅的非法使用。

2.2樣品監測目前國際上對動物組織中鹽酸克倫特羅殘留的監測方法分為色譜技術、免疫分析技術和生物傳感技術三大類(聶國榮,2001)。

2.2.l色譜技術包括高效液相色譜(HPLC)、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HPLC/PDA)、高效液相色譜/熒光(HPLC/Flu)、高效液相色譜/紫外(HPLC/UV)、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FTIR)、氣相色譜/傅立葉紅外聯用(GC/FTIR)。GC/MS可用於動物毛發、尿液及組織中鹽酸克倫特羅的定性定量分析。樣品從預處理到得出結果需要2天時間,檢測下限為0.5μg/kg。

2.2.2免疫分析技術常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該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靈敏度高、儀器設備簡單等特點,適於大批量樣品的快速分析測定。目前我國所使用的該技術試劑盒,主要來源於德國r-Biopharm公司和英國RANDOX公司,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也已研製出同類試劑盒,經多方麵比較與國外產品有相當的可比性(葉尼等,2002)。該法常用於尿和組織樣品中的殘留測定。檢測下限為1.0μg/mL(尿樣)、0.5ng/g(組織)。用ELISA試驗方法檢測的陽性結果,需要用其他方法證實。確證的方法有GC/MS、LC/MS和GC/FTIR,通常用GC/MS確證。另外,該法檢測結果假陽性機率較高,尤其當樣品中含有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時,會使結果呈假陽性。所以,生豬出欄前半個月內不要使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以免影響檢測結果(楊曙明等,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