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九州歸一 第四百二十七章 誌願終成(1 / 2)

秦軍主帥李鳳,乃是山地戰的個中好手,又極為熟悉川中的地貌氣候,自揮兵入境之後,推鋒而進。駐守江油的成將鞏良迎戰不敵,拒降被殺,守兵潰散,江油失守。成主聞警,忙令大將軍李壽統兵五萬阻敵,卻被李鳳連破數次,李壽敗走,秦軍聲勢大振,複攻綿竹。同時,秦州刺史楊難敵多發糧秣軍械兵甲,供應不絕;戎州刺史鄧恒遣偏師一萬,沿著岷江南下,往略汶山郡,從側翼呼應主力部隊。雖然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正奇兩路秦軍勢如破竹,一路長驅直入,兵鋒直指成都。

秦軍出乎意料大舉伐蜀,川中大震。而秦荊州牧謝艾,也已派遣萬餘強軍,從涪陵郡往西挺進,白帝城告急。成軍素畏謝艾之名,聽聞荊州也終於出兵,竟如泰山壓頂般惶恐。巴郡、江陽郡一帶,開始出現大批的成軍不戰而降的現象。成都城中,富豪鄉紳者大都轉移家財,百姓攜家而徙者十之三四,甚至不少官員也開始偷偷尋找出路,或者突然逃走,或者與秦軍暗中輸款,以求將來自保。各地警報雪片般飛往成都,成主李期借酒澆愁,並日夜鞭撻濫殺泄憤,且以敗釁誤國的罪名,賜李壽毒酒,讓其自盡。

成國境內,草木皆兵。巨大的壓力層層累積,終於有了爆發。成國大將軍李壽,不甘坐以待斃,率先發難,殺掉賜酒的欽使後,一不做二不休,在宮中內應配合下,率親信一舉攻入皇宮,廢殺了李期,自立為帝,並號召國內所有力量,抵抗秦軍。然則此舉已然遲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在秦軍強大而疾速的推進中,朝野上下,很多人都已亂了心思,不願徒勞無功白白送命,一盤散沙終難凝聚。

成軍多次迎戰,皆遭敗績,秦軍即將逼近。驚懼之下,成主李壽不知所措,在聽了親信勸說之後,決意遷往南中,意圖緩暇。到了來年二月,數路秦軍,先後抵達成都城下,兵戈曜日,旌旗飄揚,連綿不見天邊。因李壽已然逃走,城中隻剩老弱及少數決意殉死的錚臣,一片震怖絕望之下,成都終於開門迎降。

李鳳挾滅國之威,騎高頭大馬,昂首進入闊別十數年之久的成都城。有成臣侍禦史董甘,趁亂搜劫得宮中珍奇寶玩,獻媚於李鳳馬前,求取性命並及將來富貴。李鳳怒斥,言道此等寶貨已是我大秦之物,何用汝獻?便將董甘當場格殺。隨後更有任氣報複的舉動,將昔年曾屢次讒言構陷及與他不睦的成廷中多名文臣武將,全家抄斬,從前成國朝內高官,皆被叱為誤國之賊,或死或囚。雖然秦軍露布告捷,禁止侵掠,張榜安民,但李鳳舉動引起恐慌,導致民變暴動頻發,成軍降而複反,川中竟一時不得安寧。

六月,洛陽旨到,嚴詞切責李鳳,革去他主帥之職,並捕送回京訊問。未幾,秦荊州牧、楚國公謝艾,親臨成都以控局勢,蜀地為之震悚,動亂逐漸平息。成主李壽,本已奔至朱提郡,意欲趁著成都起變,整軍反撲,孰料謝艾親至,不僅迅速勘亂,更且督派大軍來攻他。李壽抱著僥幸迎戰,卻被兜頭擊敗,不得已隻好領著殘兵再次南逃,意欲去往永昌,如永昌不可守,再遁緬甸一帶。半途中李壽被驚懼難耐的部下殺死,攜首級降於秦軍,至此成國滅亡,川蜀之地歸土秦疆。

隨著老成持重、善撫民心的司馬承就任益州刺史;宿將彭俊轉任益州都護後,八月,謝艾晉位驃騎大將軍,升任樞密副使,加副相國銜,並奉詔進京述職。到達洛陽後,高嶽與他久別重逢,十分高興,君臣相聚甚歡,甚至好幾日秉燭夜談。且因謝艾仗義執言,高嶽將李鳳功過相抵予以赦免,但命他與鄧恒互換,轉鎮戎州。

距離出兵伐蜀,轉眼又過兩年。金秋十月,桂枝餘香未散之時,河北重鎮邯鄲城被秦軍攻陷。當初,趙帝石虎親率六萬人馬南下,瘋狂攻撲鄴城,希望收複這座要地。鄴城守將吳夏,頂住了巨大壓力,在趙軍決死般的狂襲浪潮中,數次化險為夷,以過人的手段紮實的部署,力保城池不失,穩穩鎮守住鄴城三年之久。到得九月,皇帝決心畢集全力展開一擊,故而除了楊韜所部三萬人,盛州裴詵麾下兩萬人,皆以防守姿態繼續於並州抵禦燕軍及石閔的趙兵,在冀南,秦軍開始大規模集結,這一次幾乎所有州郡都奉命調兵遣將,涼州更是派出了三萬勁卒趕赴前線。而韓雍再度奉命出任前敵最高統帥,關東道大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