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天下爭衡 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1 / 2)

作為北方鮮卑族的其中一支,拓跋部的發展,其實將慕容部、段部、宇文部、禿發部、乞伏部等同宗同種的兄弟部落遠遠甩在身後。不僅疆域廣闊,兵強馬壯,而且早在西晉永嘉四年(310年),當時的首領拓跋猗盧便被晉懷帝封為代公,到了建興三年(315年),更是被晉湣帝準許獨立建國並封為代王,在名爵威望上,當時也是冠絕北方。

但強盛的外表下,也隱藏著動蕩的因素。別的不說,代國雖然立國,但遠遠沒有中原王朝的尊卑禮儀和法製,還處在半奴隸製的野蠻時代,便是代王的承襲,也非是父死子繼百官擁戴的理所當然局麵,而基本上都是刀光劍影,蹚著血泊而坐上前任的寶座。

曾經一度強大到讓晉朝政府和匈奴劉淵都頗為忌憚的代王拓跋猗盧,好算威風無兩,結果被自己的兒子拓跋六修殺死,令人無語。他的侄子拓跋普根趁機起兵,殺了拓跋六修,將代王寶座搶到手中。結果不過一個月,拓跋普根不明不白的死去,母親惟氏較有權勢,擁立了他剛剛出生的兒子做代王,可是這個繈褓中的小代王,沒熬過當年,便也莫名其妙的死了,最後普根堂弟拓跋鬱律成功上位。

拓跋鬱律這個人,要真正說起來,也算是驕狂不可一世的典型代表,能力頗高,情商很低。繼位代王之後,他通過一係列強勢手段,將王位穩固下來,對內的統治暫時算作平穩。但是在對外關係上,拓跋鬱律竟然將所有人同時得罪個精光。

首先他和左鄰鐵弗部劉虎大打出手,又大肆屠殺支屬鮮卑白部。匈奴漢趙帝國的君主,相繼遣使來想與他交好,拓跋鬱律大罵讓使者滾出去。隨即石勒建國稱王,也送來了厚禮請求與他做兄弟,結果拓跋鬱律直接將趙使全殺了,用實際行動告訴石勒,他根本不屑與其交好,硬生生打了石勒的臉。要說他對胡羯政權這樣深惡痛絕,應當是忠於晉室吧,又根本不是。拓跋鬱律不僅對西晉朝廷無禮,對東晉朝廷的主動示好,也斷然拒絕。此外,段部鮮卑人也屢次遭到他的搶掠襲擊,還曾粗暴地要求涼州張氏必須來朝貢自己。

在位數年間,拓跋鬱律將遠近鄰邦、九州方圓內的所有國家、不分敵我全部得罪的幹幹淨淨。一時間,不管胡人還是漢人,無論趙王趙帝、晉朝君臣,都非常厭惡憎恨他。但中原正是打得不可開交,誰也不想、也暫時沒有能力抽出手來去找他的麻煩,所以拓跋鬱律繼續張狂,且越發野心勃勃,想要平定所有南方之地,一人獨霸中國。

本來曆史照著原有的軌跡繼續發展下去。但高嶽的到來,在掌控了河套地區後,便與拓跋鬱律成為了接壤的近鄰。拓跋鬱律語出不遜,高嶽憤怒回斥,故而鬱律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有能力專治各種不服,於是氣勢洶洶親征夏州,結果被韓雍率領秦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倉皇逃回盛樂城。之後,由於羞慚加恨怒難以發泄,鬱氣結於心間,大病了一場。因為元氣大傷,沒奈何老實了兩年後,拓跋鬱律又開始不安分起來,但曾經扶持他上位的背後的女人、伯母惟氏發動了政變,殺死了他,再擁立她自己親生兒子拓跋賀縟做了代王。

此次政變,代國國內各處的部落首領、貴族和宗室,涉及其中最後喪命的,多達數十人。好容易將局麵穩定下來,國力已經很受損失。且代王賀縟為人柔弱,大權都歸母親惟氏掌控,而惟氏隻曉得大逞淫威,對治國安邦並不在行,導致人心更加離散,越來越多不服的部落,遷離境內,代國動蕩不堪,雖然仍號稱北方大國,但再不複往昔強盛。

在當前這般的前提下,楊軻便對高嶽提議,莫如趁著中原兩趙還絞在一處分不開身的時候,迅速出兵平滅代國。屆時不僅可以獲得廣袤土地和不計其數的牛羊、人口及財物,使秦國國力進一步增強,更重要的是,掌控了代地,便等於是在北方給二趙壓上巨石,此後無論是前趙還是後趙勝出,都不得不分出相當部分精力,而要小心防禦並州之北。且將來若是一旦開戰,秦軍更可以從雲中代地陰山之上俯瞰中原,東進幽燕,南下太原,配合關中而出的主力部隊,四麵出擊多點開花,敵人料難抵擋。

高嶽頗以為然。於是一方麵回書石勒,極盡緩睱之事,一方麵由相關幕僚迅速製定了軍相關計劃和大體方針,十數日後,夏州刺史樊勝、朔州刺史楊韜,都相繼接到了秦王令旨,獲悉了東征代國的軍事任務,並領受了東征軍以樊勝為主帥的任命。高嶽還特地親書告誡道,我軍深入代地之後,當以輕騎為前鋒,迂回深入縱深不以占據地盤為目的。隻為集中局部優勢兵力殲滅敵人局部劣勢兵力,搶在敵人主力部隊集結以前迅速突進,各個擊破;快打快收,絕不戀戰。並將以戰養戰,就地取食,一時帶不走的糧秣立即燒毀,削弱代軍的補給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