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全力相爭的時候,卻見劉曜寧願放棄長安向高嶽妥協,致使高嶽眼下順利占據關中,稱王立業,也要與他石勒決死相鬥不向他後退半步,這讓石勒大為惱火。但譬如兩人角力,都到了最後一步的緊要關頭,再加把勁就能徹底打倒對方,此時無論如何也不能率先泄氣。
眼見高嶽都已經在南方平叛,轉了一圈回來,坐擁整個西北,而要養精蓄銳了,自己卻還在奮力廝殺,石勒又氣又急,暗忖你高嶽想要悠閑觀虎鬥,我偏生不讓你得逞,無論如何也要將你死死拖著,於是連派使者,不停請求敦促高嶽再複發兵,與他合力攻打洛陽。
高嶽對趙使一本正經地言道,當初是趙王石勒主動講明,兩家合力夾擊劉曜平分其土,潼關以西乃是歸我秦國。眼下我已經完成了我國的既定軍事目標。一直打不下來洛陽,那是貴軍的實力問題,我軍卻沒有任何義務和責任,必須要再次出兵襄助貴國。且河洛地帶,趙王似乎曆來誌在必得,我軍若是幫忙,屆時損耗錢糧人力無數,怕是連一抔土都分不到,天下哪裏有人肯做這樣的傻事呢?
趙使臨來時,石勒也交待過,言道高嶽必然會沽價而待,提出各種要求,無論是什麼,都不要當麵拒絕,且待回來稟報。故而趙使也心中有數,便請高嶽明言,可否有什麼條件,才能夠使秦軍出兵相助。高嶽做出猶豫半晌、實在是不怎麼感興趣的模樣,末了才懶懶道,戰後若是能夠將弘農郡劃讓與我,那麼出兵之事才可考慮。
趙使還待討價還價,高嶽已將臉垮了下來,袍袖一拂徑直離去。趙使尷尬局促,不知如何是好,還虧左相楊軻,倒是彬彬有禮,上來勸道,我家大王信守諾言,才沒有兵出潼關。不然王令一下,大軍東進,河洛難道就一定是貴國囊中之物麼?還是速速回轉趙王駕前,好生請示。若是不允,我家也不勉強,從此兩不相幹便是。
趙使惘然而去。前頭剛走,高嶽便從屏風後轉了出來,笑道:“石勒為了能夠早日消滅劉曜,已經是不顧一切了。此後多半會先答應將弘農郡給我,哄著我出兵,等劉曜真亡了,屆時再與我扯皮。左相,下一步可要當真去助他打洛陽麼?”
楊軻迎上前道:“大王此言甚是。隻要最終能夠叫我軍出兵幫他打下洛陽,莫說是區區弘農郡,便是叫他再割讓四五郡出來,石勒怕是都會先一口答應。大王英明,豈會被他三言兩語就騙倒?趙使再來時,必然會帶來石勒的應允之意,大王便就對他說,可以出兵相助,但是具體時間,不要咬死,含糊應付,便說一旦整軍完畢,就會及時去助他,總之他若是催,咱們就拖。依臣之意,答應石勒但並不約定期限,隻不過是為了穩住他,而為我空出有效的戰略時間來。臣看劉曜目前,還有些餘力,可以與石勒再相持,所以趁著兩家糾纏的時候,我軍要急速發兵,但不是真的去幫他石勒,而是要去攻打另一個地方。”
高嶽聞言,不禁一愣,奇道:“不幫他石勒,卻又要真的出兵,那麼要去打哪裏?”
楊軻微微一笑道:“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