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製霸西北 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2 / 2)

代國,乃是鮮卑人拓跋猗盧建立的北方政權,實力強大。因為對晉朝保持著友好親近的態度,且與晉並州牧劉琨曾結為兄弟,數次打退過匈奴漢國的進攻,擊敗過鐵弗部劉虎的襲擾,經過劉琨保舉,晉湣帝司馬鄴封拓跋猗盧為代王,從法理和正統上,承認了代國。

眼下,代王乃是拓跋猗盧的堂侄拓跋鬱律在位。拓跋鬱律雄武有謀略,使代國稱雄北方,後來野心勃勃,更有南下問鼎中原的心思。但此時,拓跋鬱律剛剛登上王位,正在大力整頓內部,排除異己以穩固自身,忙得暫時沒有精力過問外事。

等到屠各部遠走夏州的消息傳來,拓跋鬱律勃然大怒。因為前來歸附自己的人,一聲招呼不打又轉而去投別家,他認為這是對他的否定和蔑視,此外到手的資源得而複失,又很不甘心,最重要的,若是他隱忍下去,國人會認為他軟弱,從而嚴重動搖剛剛坐穩的王位。

但彼時拓跋鬱律名義上也是晉朝臣屬,和秦州高嶽在情理上屬於同一陣營。於是拓跋鬱律便先寫了一封書信給高嶽,責問為何故意引誘屠各部叛逃。

高嶽得信,很是詫異,在詢問了靳衝之後,明白了來龍去脈。雖然對靳衝的做法也有些微詞,但高嶽認為此事實在談不上故意引誘這四個字。不過,畢竟是本方拿到了既得利益,又從大局考慮,高嶽便回了一封信,有禮有節,不僅表達了歉意,還願意做出適當的補償。

但古往今來,世上從不缺乏得寸進尺喜歡蹬鼻子上臉的人。拓跋鬱律見高嶽信中禮貌客氣,於是更且目空一切,又複去信,言辭之間更是倨傲無禮,並以勒令的口吻,叫高嶽不僅要將屠各部交出來,還要再敬獻金銀和美女若幹賠罪,並割讓夏州一郡之地。

高嶽勃然大怒,氣衝鬥牛。當即便喝令將代王使者的耳鼻盡數割下,並於盛怒之下,親筆批複了八個字叫代使轉給拓跋鬱律:“用爾人頭,自來換取!”

代使狼狽哭嚎而去。高嶽冷靜下來後,也想到史上記載,拓跋代國便是後來北魏的前身,曆來強盛,今朝翻臉,便成勁敵。於是立時傳令夏州,使韓雍戒嚴並隨時防備代國來攻,再令雍州刺史胡崧整軍,以便隨時北上支援。想想放心不下,高嶽親率兩萬大軍,來到安定郡最北境的慶陽城駐蹕,緊密關注北方態勢。

拓跋鬱律接高嶽回信後,結果可想而知。代國境內,立時全部動員。隨後,拓跋鬱律親自出征,統帥十萬大軍浩蕩東來,決意蕩平夏州。

消息傳來,塞北震怖,境內一時動蕩。長史裴詵等,親自深入遍及轄地各郡縣,竭力安撫民心。而州主韓雍以下,見代軍規模空前,頓覺壓力巨大,形勢嚴峻沉重。

數日後,壞消息繼續傳來,上河套鐵弗部劉虎,也兵發一萬,南下而來,意欲趁火打劫,合力覆滅高嶽在塞北的勢力範圍。

夏州戒嚴。九月初五,夏州刺史韓雍令都護楊韜領軍七千北上阻擊劉虎,自己親率三萬精兵迎戰拓跋鬱律。在州北之窟野河畔,秦軍與代軍遭遇,殊死搏鬥。但眾寡懸殊,初戰不利,將校以下陣亡十數人,韓雍下令後退百裏,紮下營壘,暫且避戰。代軍乘勝而來,連番挑戰,韓雍置之不理,拓跋鬱律擬待強攻時,十六日,天水太守樊勝率漢羌聯兵一萬人,趕赴戰場,並於韓雍部南五裏處紮營,互為援助。月末,涼州發來軍械物資及糧秣若幹,用以資助,同時大將軍高嶽率部親臨靖邊城督戰,秦軍聲勢複振,於是秦、代兩軍主力暫時於窟野河兩岸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