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臨亂世 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2 / 2)

而後石虎每每有賞賜饋贈,楊軻便上個奏疏表示感謝,雖然不願接受,但更不想有虧禮節。其奏疏文,行筆優美,文辭藻麗,看過的人沒有不深深敬佩歎服的。

楊軻心內恥於效順粗蠻殘暴的夷狄政權,又失望於偏安一隅東晉朝廷的碌碌無為。他本是胸懷治國安邦的高士,卻不得已鬱鬱於心,故而終其一生,楊軻始終沒有出仕為官,最終病逝,實乃大隱隱於市的古之典範。

高嶽此時相逢楊軻,正是他年輕之時,學成之後方才出山,四處遊曆、落拓不羈的時候。這樣一個史載比王景略、張孟孫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治世大才,活生生的站在眼前,那份驚訝和激動,讓高嶽禁不住心潮澎湃。

可是楊軻正自精心卦算,還特別交代過勿要出聲幹擾。高嶽隻急的心中似貓抓般難忍,不得已用眼神示意馮亮,端了水杯來接連喝了幾大杯,舒緩一下焦灼。

這邊廂,楊軻卦算完畢,慢慢站起了身子,驚奇的搖首吸氣,連連讚歎。

“……乃是一個升卦。卦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意思是說,大亨大通,有利於見到王公貴族,不必擔憂。另外向南出征吉利。”

“依著卦象,將軍可能會和某個顯貴王公有所接觸,然後會有一次南征的軍事。嗯,此我亦不甚了然,按說胡寇自東而來,將軍又一意勤王,應該是東征啊。嗯,冥冥天意,敬畏信重即可,不能深究。”

楊軻將龜甲小心的收進了袖中,仿佛是什麼千金不易的珍寶一般。他輕輕拂了拂罩衫,笑道:“恭喜將軍。此卦大吉。將軍恐是人中龍虎,福運高照,前途亨通,必是一片光明。”

高嶽見可以開口說話了,哪有心思追問卦象卦文,急切道:“先生……”

他剛張口,楊軻便施一禮,斂容道:“蒙將軍召喚相詢,在下鬥膽獻上愚見。姑妄說之,將軍姑妄聽之。此時已多有打擾,便請就辭。”

高嶽大急,已無暇再客套的兜圈子,忙開誠布公地說:“先生且請留步!若蒙不棄的話,請先生屈尊,來我幕府裏暫且擔任功曹,可好嗎?”

功曹,除人事外,常能與聞一郡政務。實為太守的屬官之長。位秩不高,但權力很大,主官往往任用極為看重之人。

隴西郡功曹,原本是朱榮。但朱榮被高嶽指派去了首陽,擔任首陽縣的縣功曹。朱榮雖然是降了職,但好在性命無虞,且總算還有官做。

那原太守丁綽、原郡將烏吐真目前還在軟禁,前途不要說了,身家性命都是五五之數,所以朱榮很心服的接受了高嶽的任命。

故而,隴西郡功曹,目前還是空缺。本來此位甚重,高嶽在安排人事上,較為謹慎,寧願空缺,也不想急急任命。就怕到時候任命之人才力不足,再行罷黜的時候,總是尷尬。

楊軻此時聞言,簡直不可思議。他也知道一郡功曹的地位輕重,故而驚訝高嶽,為何初次見麵,便委自己如此重任,心中反倒有些忐忑不安。

“不知將軍為何如此青睞在下。但是在下乃是寒門白丁,疏懶成性,怕受束縛,實在不願意出仕為官,受那俯首案牘之苦,還是謝過將軍。”

楊軻猶豫了一會,彬彬有禮卻開門見山的拒絕道。

高嶽沒有料到楊軻會拒絕自己。但一想到史載其人絕不出仕的隱士作風,不由心急如焚,紫脹了麵皮,連說話都仿佛不利索起來。

“先生,先生!我高某並不在乎寒門或望族。須知寒門多高士,望族有庸人。我知道先生乃是胸有治世才能的大才,高某本不敢以公務俗事累先生,奈何智力淺薄,隻望先生以亂世蒼生為念,屈尊低就。”

“先生,高某一番真摯肺腑,口中所言便是心中熱血。我本不敢望做蜀漢昭烈,隻奢求先生複演諸葛孔明出世茅廬的故事。今日,真正誠心有求先生,萬望留下指教。我,”

說話間,高嶽不顧身有重傷,直欲挪動軀體,隻要下床。馮亮慌忙上前,一把攔住了他,手忙腳亂之間,傷口複又牽動,直疼的高嶽額頭冒汗,卻不管不顧,一雙眼睛隻無比殷切焦急的看向楊軻。

楊軻見狀,也隻好先上前虛虛扶住高嶽,高嶽趁勢一把攥住楊軻的胳膊,無比懇切的望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