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臨亂世 第一章 前世今生(3 / 3)

小男娃氣呼呼說道:“去年我還單獨獵到一隻老狐,把上好的皮子換了一匹布,四斛米,還有一斤絲綿。”

他伸出手,掰著手指頭一個個的數著,數完了又把小手往身後用力一背,虎著臉道:“我難道算不得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怎麼忒的小覷人!”

高嶽笑道:“倒真沒有小覷你。你年級幼弱,便已能幫襯家中,勤勉度日,實是不易。”

“但是,”高嶽正色道:“得誌,與民以善;不得誌,獨守正道。上馬殺敵除虜,下馬保境安民,有誌氣、有作為、有擔當的,方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大丈夫。”

他在心裏默念了一聲:“如我義父一般。”

小男娃無言以對,聽得半懂不懂似的。心裏覺得高嶽說的似乎有道理,嘴上卻不肯認輸,晶亮眼眸眨了眨,,便轉了話題強道:“太陽都照了屁股,你這大一個人,卻還賴床不起。”

“亮子,不要胡攪。”

隨著一聲叫喚,門外又進來了一個身影,卻是個頭戴灰麻巾,身穿灰麻布衣,方麵濃須的老漢,手中端著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米粥,粥中還有一塊肉食。

小男娃扭頭道:“舅舅,你來啦,大個子小瞧我,這碗米粥不給他吃。”

老漢憨實一笑,道:“還說自己不是小娃子,你這不就在使小娃子的賭氣性子嗎?”

他又轉頭把粥遞到高嶽麵前,笑道:“這碗粥,公子趁熱了喝,一則填個肚腹,二則公子昨日落水,身上又帶傷,現正遇寒發熱,喝了出出汗,再躺一會。”

高嶽慌忙立身抱拳道:“不敢。多謝老先生。請問老先生尊姓大名?”

老漢擺擺手,一臉慈容道:“哎,稱不得什麼尊姓不尊姓,也不要叫我什麼老先生。嗬嗬,老漢姓胡,這娃娃是我外甥,叫個馮亮,你喚他亮子就行。”

“舅舅,你把咱們老底都交給他,咱們還不知道他從哪冒出來的呢。”小男娃馮亮拽了拽胡老漢的衣袖,大聲提醒道。

高嶽忙道:“在下高嶽,字雲崧,乃是嶽……”

一想到義父,高嶽臉上一黯,歎了口氣,澀聲道:“乃是越嶺翻山,逃難的,仗打的厲害。”

胡老漢點點頭,陪著嗟歎了聲,又把粥遞了過來,道:“公子,趁熱喝了吧。唉,這世道,沒法說。”

高嶽接過熱騰騰的粥,連喝了幾大口,從手心一直到內心,感受著這淳厚山民家的質樸溫暖。

“多謝胡老伯。不過千萬莫再叫我什麼公子了,喚我表字雲崧即可。在下也正想請問,此是何地?我又因何在此?”

“啊。好好。”

老漢把頭一拍,又捋著亂蓬蓬的濃須道:“看我這腦子,疏忽的緊,忘向公子,呃,雲崧提及。咱們這裏乃是白嶺山腳下,百八十戶人家聚住在此,便叫做白嶺村,村子裏鄉鄰也不過就五百人。”

“平日裏,我和我這外甥亮子兩人,相依為命。昨日我兩人上山打冬柴,順便想再獵點山麂野兔之類的,這山麂啊,速度快,機靈的緊,抓是難抓,尤其是冬日裏……”

這老漢說著話就跑偏了題,竟然介紹起山麂的習性來,作為獵戶山民,倒是敬業的很。

“舅舅,你都說到哪去了。”

瞧見高嶽一臉愕然,老漢猶自捋須滔滔不絕,小男娃馮亮麵上有些掛不住,忙打斷了他舅舅的話頭。

馮亮往床邊一坐,晃蕩著腿,側著腦袋道:“昨日我和舅舅下得山來,已是黃昏,經過山腳下河邊時,就發現你就穿著件貼身裏衣,昏倒岸邊,渾身濕透,下半身還在水裏泡著哪。”

馮亮口齒伶俐,聲音清脆,講起來條理明晰,一番說道,高嶽便知曉了事情的大概經過。

自己當日激憤,投入黃河之中,或許被水所淹以致昏厥,但未致死,又被大水所衝,便衝到了這不曾聽聞的小山村旁。

然後被這路過的舅甥二人所救,二人將他架回家中,泡了熱水,敷了傷藥,昏睡了一宿的事情。

高嶽不禁連連謝道:“老伯和賢弟救命之恩,在下感激不盡,日後定當回報。”他頓了頓,又問:“卻不知這白嶺山白嶺村,位於何處地界?”

馮亮聞言,拍著巴掌向高嶽笑道:“啊哈,前頭還喚我小娃娃,現在曉得我是救命恩人,就改口叫賢弟了。你這人倒知趣的緊。”

說著,他眨兩下烏黑晶亮的眸子,瞅著高嶽,略歪頭道:“聽你口音,也不是本地人,也罷,賢弟我就告知你,咱們這白嶺山白嶺村,正是秦州隴西郡首陽縣治下。”

胡老漢卻奇道:“雲崧是哪裏人?可是第一次來咱們這西北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