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位長輩後來不是沒有勸過殷舅舅,再去試一試,當時已經有了發小成功的例子,殷舅舅再次猶豫了,又被母親和妻子勸阻。之後人家就再也沒有找過他了,也減少了跟殷家的聯係。明明是好心提攜,殷舅舅自己不知好歹拒絕了,還要人家哄著他不成?
還有一個例子,卻是去年殷舅舅痛失的那個升職機會。他心心念念了很久,還因為敗給了競爭對手,而埋怨妻子不合時宜地跟妹妹殷素莉起了矛盾,使得殷素莉不肯為他奔走,才讓他錯過了升遷的機會。但這一回,殷素莉找到了那位病退的老上司,請他說出當時的內情,殷舅舅才知道自己犯的錯有多大。
這位老上司原本有一個很重要的計劃想要實施,卻被病情打斷了,他想要找個繼任者,能夠幫他繼續推行這個計劃的。他的女兒已經給殷素莉暗示過了,殷素莉也在離開京城前透露給了殷舅舅,但他覺得這個計劃風險太大,萬一他真的提了出來,就算贏得了老上司的支持,也會得罪不少人的。他拿不定主意,就跟殷老太太和殷舅母商量,她們都勸他別理,畢竟老上司馬上就要病退了,他將來卻還要跟單位的人共事,沒有下屬支持的領導,日子也不會好過,還是想別的辦法吧。殷舅舅聽了她們的話,就沒有行動。
這就算了,偏偏殷曉不懂事,跟人聊天時,把這事兒給說出去了。
老上司很失望,就同樣給殷舅舅的競爭對手透了風聲,後者非常果斷,表示這個計劃很有搞頭,有困難就克服好了,得罪人怕什麼?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說說而已,他親自跑去做調研,很快就拿出了一份計劃書,裏麵一步步的都安排得清清楚楚,需要解決的困難也都考慮到了。如果真照計劃書去做,老上司的設想會更容易實現,而且做得比原本預期的還要好。老上司激動壞了,立刻就變成了那位競爭對手的支持者。
他對於殷舅舅是完全不考慮了,甚至建議繼任者不要選擇殷舅舅做下一位繼任人。優柔寡斷不是錯,但機會都已經交到了你手上,你還抓不住,顧慮這個,顧慮那個,上司人未走茶就涼,隻考慮自己的人緣,毫無魄力,沒有上進心,做個副職就算了,以後還是繼續待在現在的位置上吧。否則真讓他上了位,遇到事情,他是不是還要樣樣問過老娘和媳婦?
殷舅舅真是一路聽著妹妹提供的錄音,一路後悔得直想吐血。回頭想想,他真的錯過了太多機會了。如果他不是總聽母親和妻子的意見,也許他現在早就功成名就了。他埋怨了家人一大通,完了卻哭了。無論他如何埋怨別人,心裏都很清楚,一切決定都是他自己下的。如果不是他耳根子軟,也就不會淪落到今天的地步了。抱怨母親妻子是沒有用的,他要怪,就隻能怪自己。
他對妹妹說,從今往後,要做個有主意的男人,也不再想升官的事了。他能坐到現在的位置,已經是亡父的餘蔭,他不該奢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