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人的天性中存在一種追求輕鬆、娛樂的愛好,這種愛好和其他形式的愛好一樣。由於這種愛好具有它自身特殊的目的,因此它牢牢地紮根在人們的身上。這種愛好是壓抑不住的,它會通過不用的方式發泄出來。所有純潔、真正的娛樂活動所帶來的影響,與那些反對邪惡行為的布道有著同樣的價值和意義。假如我們不去創造健康的娛樂機會,那麼邪惡活動就會取而代之。西尼·史密斯曾說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他說:“為了徹底地反對邪惡,我們隻能運用更好的東西來取代它。”
在一些國家,由於大部分人養成了粗俗的興趣愛好,國家不能充分地提供娛樂的機會,也不能徹底地改善國人不良的興趣愛好,因此那些戒酒運動的倡導者不能真正拯救酒鬼的命運。工人們沒有良好的興趣愛好,他們隻會鼠目寸光地為眼前的需要花費精力;隻要能夠滿足他們的胃口,那就是最快樂的事情;當他們閑下來的時候,他們就會整日浸泡在啤酒或威士忌中。曾經,德國人可以算是最喜愛酗酒的民族,社會上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同德國的農民一樣醉醺醺”。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改掉了酗酒的惡習,過著節儉、清醒的生活。那麼他們是怎樣戒掉酗酒的惡習的呢?主要是因為他們接受了正規的教育和音樂的熏陶。
音樂具有一種使人變得善良、仁愛的魔力。藝術的感染力可以影響公眾的道德情操。它就像一個快樂的源泉,為每一個家庭增添輕快的音符。因為有了音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就變得輕鬆、愉快。在愛爾蘭,馬修神父通過歌唱運動,使自己倡導的戒酒運動更具影響力。他組織建立了一個音樂俱樂部。他認為,要想使人們遠離啤酒、威士忌的糾纏,就要為他們找到一種更健康、有益的東西來取代它們。因此,他給人們帶來了音樂。漸漸地,社會上出現了歌唱階級,這個階級的人們使愛爾蘭人民的興趣愛好得到提升,使他們的言行變得更加文明、禮貌,而且使他們變得更加溫文爾雅、善良仁愛。但是我們還有些顧慮:人們似乎早已忘記馬修神父所樹立的優秀榜樣。
錢寧教授曾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將我們周圍的氣氛變成優美的音樂,那麼,在我們的視線範圍內,造物主將會賦予我們多麼難以忘卻的歡樂啊!但是,在我們身上,這種美好的造化已經所剩無幾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我們缺乏對組成快樂因素的開發和培養。”
如果我們能夠廣泛地發掘、培養我們在音樂方麵的天賦,那麼它將帶給我們巨大的幸福。我們的孩子也要像德國的孩子一樣,從小就在學校裏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這樣家家戶戶都會飄蕩出動人的音樂。對於我們英國古老的無伴奏三重唱音樂,不能再被人們遺忘在腦後。人們可以在工作的間歇唱歌,來消除疲憊——就像德國人在奔赴戰場或凱旋時都唱歌一樣。這種做法絕對不可能產生惡劣的後果,因為這種行為是在音樂和歡笑中進行的。如果人人都能夠這樣做的話,社會上的空氣都會變得甜美,勞動與歡樂將成為一體。
在大多數家庭中,即使是最低下、貧窮的家庭,為什麼不添置一些優美、典雅的東西呢?當然,我們要求家裏應該保持整潔、幹淨,因為它是那些貧苦家庭的一種優美、典雅的標誌。然而,下層階級有能力利用有限的資源去裝飾自己的屋子,在屋裏擺放一些令人感到舒適、愉悅的東西。這樣做,也是為了表達他們對上帝所賜予的物資的感謝。在人類的本性中,講究生活美感是其中最有益的一項特征。它是文明的一個最漂亮的裝飾品。追求典雅、優美的生活方式並不完全是富人的事情。它是所有人都能夠享受的美好。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美,無論是大自然、藝術、科學,還是文化、社會、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