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人的自我情感:自我總認為自己的生活不是當下這樣,認為自己的人生應該是更美好的、更快樂的、更幸福的、更成功的。
迷茫的人的特點:不知足,不自知;活在自己的人生中不認識自己的生活。
回歸無限可能的自己
生命本沒有意義,因為你活了你做了,生命才有意義
我們之所以迷失,是因為自我認為人生有正確的、確定的活法。有了這樣的活法,我們就不用擔心會錯過自己的人生、虛度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都在按照自己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模式活自己的人生。可結果發現,我們所謂的價值和意義總不在其中。那麼我們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如何活自己的人生,才算不枉費此生呢?
說到人生的意義,就不得不說猶太民族曆史上最偉大的君王所羅門。為了探尋人生的意義,他的一生做了各種嚐試,可是最後他在自己的著作《傳道書》中卻得出這樣的結論:“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意思是“沒有意義,沒有意義,什麼事情都沒有意義”。他為什麼會發出如此的感慨呢?
所羅門王是以色列聯合王國的國王,也是世界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君王之一。他在位時,古代以色列王國達到了最強盛的時期。他靠自己的智慧,征服了他的臣民。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地位和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他是集財富、權力、名氣於一身的人。他想做什麼就可以去做什麼,想要什麼就會擁有什麼,完全可以隨心所欲。他試圖借此找到人生的意義,於是他對自己感興趣的各種事情進行了一一嚐試。
他首先嚐試的是科學領域的研究工作。他非常用心地鑽研農業、畜牧業,研究如何培育牛群,並且培育出了上等的牛種,但這根本無法滿足他。
然後他對建築產生了興趣。他花費了約7年時間,建造了後世稱之為“第一聖殿”的猶太教聖殿。此外,所羅門王又用13年的工夫,建造了華麗的王宮和其他建築群,包括法老女兒宮、黎巴嫩林宮、圓柱長廊、寶座廳等。他雖然很有成就感,但是依然感覺沒有意義。
他還曾開畫廊收集各地的名畫。他花很多錢把這些名畫據為己有,並且在畫廊中欣賞這些畫作,但是不久他又失去了興趣。
接下來他又開始研究音樂和戲劇。他在宮中設立了管弦樂隊,另外還找了很多喜劇演員來宮中表演,他常常捧腹大笑。“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夠大笑一場。”這句話就出自他的口中。雖然好玩,但是不久他也失去了興趣,依舊感覺沒有意義。
後來他又投身商業投資,大搞經濟建設。他建立了兩支艦隊,派到海外去大力發展本國貿易。他做得很成功,積聚了大量的財富,多到用不完,但他還是覺得沒有找到人生的意義。
接著他開始盡情享樂。沉浸在美食、美酒、美人之中的他仍然感到內心空虛。
後來他又去研究哲學。他買了大量的智慧書和哲學書,放滿了整個圖書館,可他發現“著書多,沒有窮盡,人讀不完所有的書”。後來他寫下了《聖經·舊約全書》中的《箴言》、《雅歌》、《傳道書》以及《所羅門智慧書》等作品。但是他依然認為這沒有什麼意義。
所羅門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地位、用之不盡的財富、顯赫的聲名以及百萬臣服於他的子民,可他依舊感覺沒有意義,他認為生命的意義並不在此。於是他試圖從科學、建築、藝術、哲學、商業等諸多方麵尋找生命的意義,但結果是他發現“一切都無意義”。最後他說:“我什麼都試過了,全都沒有意義,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虛空是因為我們感覺自己做的事情徒勞無功,也就是沒有用,沒有任何意義。所羅門王不能從自己做過的事情中找到生命的意義,他認為做什麼事情都是徒勞的,什麼都沒有意義。他之所以發出了這樣悲觀的感慨,是因為他通過自己的不斷嚐試發現了這個世界的另一個真相——無意義。
變化和無意義是這個世界的兩個真相。無意義就是虛空。虛空是包容和廣博,是“有”的可能和前提,是“有”的最初因緣。無意義使這個世界有了無限可能的本質。如果這個世界在遵循某種確定的價值和意義,那麼一切都會是穩固不變的,也就沒有了別的可能,有的隻是單一的重複。這樣的世界還有何魅力可言呢?一切本無意義,一旦有意義,世界就將變得一成不變、毫無生機,無法運作。如果我們把對外尋求的人生意義,當作自己人生的主要目的,我們不免會失望。一切都毫無意義,所以我們也無法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價值和意義。最終隻能證明這個世界的一切都不確定,一切都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