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過一段讓人深思的話:“你要是真心地對別人感興趣,兩個月內你就能比一個光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紐約一家電話公司對客戶的電話中人們的常用詞進行了一次調查,看哪一個詞出現得最多。他們發現,在500個電話對話中,使用最多的詞竟然是第一人稱“我”。心理學家研究說,在人們心目中,總會有一種“想使人關注自己”的強烈心理需求。聰明的人在與人交往時總是會表現出對對方非常感興趣的樣子,這樣很容易就拉近了雙方的關係。想使對方注意到你,一定要記住自己先要對對方感興趣。
哲斯頓是世界上人們公認的最著名的魔術師之一。在他40多年的魔術演藝生涯裏,他去過很多地方,給大家展示魔術的奇妙魅力。全世界有6000多萬人看過他的表演魔術,這讓他賺了很多的鈔票。不過,哲斯頓的成功,靠的並不是他奇妙的魔術技能,而是對觀眾表示出濃鬱興趣。事實上,他沒有學過多少知識,他很小就開始流浪。有人這樣問他:“請問哲斯頓先生,您的成功,是否與您擁有特別豐富、卓越的魔術知識有關呢?”“不!”哲斯頓斷然回答:“關於魔術手法的書已經有好幾百本,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幾十個人與我懂得一樣多。但我能在舞台上把我的個性充分顯現出來。作為一個表演大師,必須了解人類的天性。我的所作所為,每一個手勢,每一句話語,每一個眉毛上揚的動作,我都在事先很仔細地預演過,所以表演時動作就能配合得分毫不差。”除了這種高超的技藝之外,哲斯頓向來都對別人感興趣,其他的魔術師隻是把觀眾當作愚弄的對象,這就是哲斯頓與他們的不同。每次一上台,他就對自己說:“我很感激,因為這些人來看我表演。他們使我能夠過著一種很舒適的生活。我要把我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給他們看。”他宣稱,每當走上舞台時,他沒有一次不是一再對自己說這樣的話:“我愛我的觀眾,我愛我的觀眾。”這句話或許有人會感到可笑,但正是憑著這一點,哲斯頓成了魔術師中的魔術師。
哲斯頓知道隻有獲得觀眾的喜歡才能使自己獲得成功。他贏得觀眾喜歡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愛觀眾,他把自己內在的對觀眾的喜愛,通過他的外在形象表現出來,從而贏得了觀眾的心。有一位資深的文學編輯曾經說過:“如果作者不喜歡別人,別人就不會喜歡他的小說。請記住,你必須對別人感興趣,你才有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小說家。”待人就是如此,你喜歡別人,別人也會喜歡你。
如何才能讓別人知道我們對他們感興趣呢?
第一,給對方以溫馨的關懷,感化對方。
表示對別人的關懷,就是表示對對方友善的意思,它必須是真誠的,因為隻有真摯的關懷才會給人以溫暖。大部分人需要別人的關懷和幫助,一個人在感到孤獨和無助的時候,隻有別人的關懷才能夠驅除他們內心的這種情緒。關懷對方,是表達對對方感興趣最有效的方式,不僅可以緩和雙方的矛盾,也可以增進雙方的友誼。
貞觀二年(628年),唐朝長安京城一帶發生嚴重的旱情,並引發了蝗災。唐太宗李世民當時十分焦慮,覺得待在宮裏不是一個辦法,於是他決定下鄉去巡視百姓遭災情況,慰問受災百姓。一天,李世民在察巡的時候,發現遍地的蝗蟲,就捉了幾隻,禱告說:“人有糧食吃才能活命,可你卻吃莊稼,不讓老百姓活命。老百姓有了過錯,責任在我一個人。你要是有靈,就吃我的心,而不要禍害老百姓啊!”說完張嘴就要將蝗蟲吃下肚子。大臣們連忙勸阻說:“吃了蝗蟲恐怕會致病,皇上千萬不要吃。”太宗回答:“我隻希望把災禍轉到我一個人身上,哪還顧忌什麼疾病呢?”於是他斷然把蝗蟲吃下,在場的人沒有不為之動容的。
這是發生在唐太宗身上的故事,唐太宗為天下老百姓吃蝗蟲的故事,讓人震撼,但正是因為他這種關懷天下百姓的心,使他受到了人們的愛戴。在生活中,隻要我們真切地關懷別人,就能夠讓對方知道我們對他感興趣,從而贏得對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