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的故事讓人感動,而這則故事則讓我們沉痛:今年1月份一輛載有4名交通事故傷者的救護車因為沒有15元繳納通行費被收費站攔下,直到救護車借到錢繳費後才放行,救護車耽誤了33分鍾。而這種情況並非一例,因為耽誤時間致使傷者搶救無效身亡的時間都曾發生過,執法人員的冷漠讓生命變得空前脆弱。這樣的案例也讓我們心痛,懊悔。
我們少一點冷漠,世人就少一點脆弱。我們的一點點付出和幫助會給別人帶來巨大的改變。在別人將掉下山崖時,我們伸一下手,對別人而言就是重生。別人迷路時,我們的一句話,對別人而言就是回家的路。在別人倒下時,我們的一個攙扶,對別人而言就能夠重新站立。在別人失落時,我們的一個眼神,對別人而言就是一句鼓舞。
讓我們用我們的善良,熱情去指引我們的心,用我們的行動給正在冷漠的世界帶來一絲溫暖,讓人們變得堅強,不再脆弱。
從聖母院大學公開課獲取的人生箴言:
一個人所學的知識並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有更高級的使命和責任。任何時候都不能隻為自己而戰,也不能自己一個人戰鬥。而是要為世人,帶動世人一起戰鬥。不用擔心結果,也不用害怕過程,隻要你是正能量的起點,源源不斷的輸出自己的愛心,就必然能夠得到一個溫暖和諧的世界。
第三節 捂起耳朵,怎能聽到最真切的呼喚
人活著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與別人、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為能夠看到這個世界的景象、聽到這個世界的聲音、感受到與這個世界有著聯係而獲得存在感。也讓這個世界看到的存在、聽到你的聲音、感受到你存在的價值時才能夠證明你活在這個世界上。當一個人與這個世界無關的時候,活著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閉起耳朵,不但聽不到真切的呼喚,還讓我們與這個世界漸行漸遠。
世界缺少了關愛就會越來越冷漠,而當世界缺少了呼喚就徹底完了。有人冷漠不可怕,隻要有愛心的人更多,這個世界就會越來越好。但如果社會沒有了呼喚,那將是最可怕的。如果人們沒有了呼喚,就是世人對這個世界已然絕望。那這個世界的愛心隻會慢慢地消亡。
我們能夠聽到呼喚是因為我們被這個世界需要;我們能夠聽到呼喚是因為我們被別人信任;我們能夠聽到呼喚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麻木。所以我們應該為自己能夠聽到呼喚而感到高興。
路是自己選擇,價值也是自己創造。選擇什麼樣的路就會有什麼樣的價值,作為人生的主人,有什麼借口讓自己的生命貶值?我們沒有,我們沒有任何理由!
雖然現在有很多人閉起耳朵不去傾聽呼喚,雖然現在有很多人即使聽見了也假裝聽不見,雖然現在有很多人無病呻吟,雖然現在有很多人利用你的愛心進行欺騙,雖然這個世界有很多很多負麵的東西,但這都成不了我們冷漠的理由!
醒來吧,裝睡的人!融化吧,冰凍的心!沸騰吧,冷卻的血!打開吧,緊閉的耳朵!回到這個世界,感受這個世界,改變這個世界,享受這個世界,一切都會變得很美好!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光是為了享受世界給我們提供的一切服務,同時還要能夠用自己的愛心和責任感去不斷完善這個世界。
正在學校攻讀本科的學生,紮維爾哥倫布用在學校參加社會企業大賽獲得的資金年創辦了一個準們收集舊書籍在網上出售社會組織,這個組織把三千多萬本書籍轉化為八百多萬美元用於支持教育。紮維爾哥倫布說,他這麼做就是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改變這個世界。世界需要這樣的幫助,很多人都需要書籍來提高自己的讀寫能力,卻因為無力支付高額的費用而放棄。
同時,世界上每年有超過十億冊的書本躺在垃圾場,而那些想要書的人卻得不到。紮維爾哥倫布就是沒有緊閉自己的耳朵,那些躺在垃圾場的書在呼喚他,那些渴望知識而沒有書看的人們在呼喚他。就是因為聽到了呼喚才讓他有了創辦收集舊書、低價出售舊書組織的想法。他們創辦組織的行為不僅實現了他們要幫助別人的願望,幫助了更多有需要的人,同時還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投資者,讓組織的規模變大,在幫助更多人的同時讓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當有人問及紮維爾哥倫布,為什麼要這麼做時,他回答說:“為了能夠提高更多的人讀寫能力。”這回答看似平淡簡單,卻又擲地有聲。他用樸素的語言,踏實的行動給我們上了最重要的一課:隻有我們張開耳朵才能聽到世界對我們真切的呼喚,也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為這個世界,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