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用心看待世界,我們還需要繼續奮鬥(1)(1 / 3)

第一節 我們的幸福還能維持多久

你是否認為我們的生活是美好,我們的未來是美好的?如果是,請放平心態仔細思考,我們的未來究竟會怎樣?我們的美好、幸福還能維持多久?我們現在追求的美好又是以什麼為代價的。如果我們可以冷靜地思考這些問題,我們就可以感覺到一種深深的危機,此刻讓我們一起為了美好未來而奮鬥,一起為幸福的持久而奮鬥。

美國心理學家,近代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曾說過:真實的幸福是由積極的情緒,無悔的付出和人生的意義組成的,它不包括現實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滿意度。很多人對幸福的詮釋卻隻針對於現實的生活,和對生活的滿意度。為此,他們破壞了太多本應該讓我們幸福的東西。

物欲並非我衡量幸福的主要標準,人生的豐盈蓬勃才是幸福的體現,因此馬丁·塞利格曼才會說情緒、付出和意義才是幸福的涵義。當我們以他人的失去為代價而滿足生活欲望之時,是無法得到長久幸福的,得到的隻是一時生活滿足。從聖母院大學公開課的視頻中,我們仿佛發現了一種尋求永恒幸福的方法,那就是用大我的眼光看待幸福問題,用小我的努力創造持續價值。

很多人不明白自己價值體現的方式,我們把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精力投放在為家人幸福的基礎上無可厚非,但是我們卻不能在顧自己同時忘記他人。幸福不是一時的感覺,而是一種人生態度,試問如果我們身邊生活著太多受苦的人,我們是否會感覺到幸福,感覺到長久的幸福?還是會產生一種不安,一種恐懼,害怕有一天自己成為這些貧困人群中的一員,因此每日疲於拚命,隻為逃脫這種感覺呢?

長久的幸福就是消除生活中更多的負麵情緒,可以令我們的奮鬥無怨無悔,而且時刻清楚自己的價值,了解人生的意義,才是我們應該為之奮鬥的人生,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理想。體驗這樣的人生,我們可能會產生縹緲的感覺,好像一切距離現實過於遙遠,一切不著邊際。這些人生不是屬於平凡的人,而是屬於那些偉人和英雄的。

我們無需用崇高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因為永恒的幸福是屬於每一個人的。例如在一個家庭中一個孩子想吃橘子,但是由於家庭條件的原因父母無法馬上去買,於是父親外出辛勞一天賺回了手中的一袋橘子。那麼這個父親感覺到了幸福,整個家庭因為父親的可靠也會感覺幸福,而且這一幸福可以持續很長時間,因為這是一種滿足了積極情緒、無悔付出和生命意義的幸福感。

而如果這位父親聽到孩子想吃橘子後,並不是靠勞動換取,而是去偷一個橘子,那麼後果會有何不同呢?偷一個橘子不會構成犯罪,甚至隻是被人們當做一件小事很快遺忘,但我們要說的是產生的幸福感是大不相同的。也許孩子因為無知仍舊會感到幸福,但是父親自己不會,他不因為孩子的滿足而感到幸福,因為他沒有付出,也許他會產生一種滿足感,但是這與幸福不同。另外整個家庭會認為父親是一個不可靠的男人,無法長久依托,於是家庭中會產生一絲恐懼和不信任,即便沒有在當下表現出來,但卻是的的確確存在。

兩者的區別代表著幸福差異。如果我們明白了兩者所蘊含的道理,就應該及時對比一次自己的人生。我們現在是否幸福,我們的幸福還能持續多久?我們給予他人的是不是他們想要的幸福。

如果我們了解了幸福,並明白了何為持久的幸福,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一種美好,因為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從此我們的人生會越發精彩。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這裏又名樂寧格勒,自1858年起便開始建造,曆經了40年的建設,終於完成了這所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觀光勝地。在這裏不僅僅有優美的筆畫、墨綠的大理石裝飾,還有富麗豪華的花園宮殿,另外這裏還是一座不夜城市(聖彼得堡是世界上少數具有不夜的城市,每年的5月到8月,聖彼得堡便幾乎看不到黑夜),當白夜漫步在靜靜地涅瓦河畔,沐浴在藍天中的北極光中之時,一種夢幻般的感覺便隨之誕生。

到過聖彼得堡的每一位遊客都對這裏流連忘返,居住在聖彼得堡都會成為他們的夢想。但是這裏的景色和不夜現象卻不是讓世界為之向往的主要原因,所有來到過這裏的有人都會說他們感覺到了一種深深的幸福感,他們堅信在這裏生活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幸福。

這一信念來源於聖彼得堡的社會風氣和人文文化。在這裏的每一個人都顯得十分親切,而且在這座城市裏治安、公共秩序都良好,人民之間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在聖彼得堡沒有一個人是失業者。任何一個來到這裏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還是教育家,這裏可謂是一個容納世界精髓的城市,無怪乎這裏會以聖子彼得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