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原來我們的生活可以更美好(2)(2 / 2)

二哥是大哥主力培養的對象,大哥嚐到了生活的苦味,希望二哥可以第一個感覺到生活的甜蜜,於是大哥對二哥的教導與督促非常嚴格,二哥也體諒大哥的難處,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中都十分爭氣,並且考取了清華大學,成為家中的第一個驕傲。但是當二哥依靠自己的能力使得兄弟三人的生活質量提高之時,卻已然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性格,顯得斤斤計較,要求過於苛刻,雖然工作得到認可卻沒有任何朋友,性情也越發孤僻,甚至出現了各種不正常的表現。

小弟是兄弟三人中收到嗬護最多的一個,但是小弟的性格過於懦弱,從心裏透出一種自卑。而大哥二哥對小弟雖然照顧有加但教育方式卻存在嚴重的問題。每當大哥和二哥教育小弟時都會說道:“像我們這樣沒爹沒媽的孩子,沒人能幫助我們,我們隻有靠自己才能有出路,所以我們必須自強自立。”小弟從懵懂時期就被灌輸了這種思想,導致小弟在人生長期缺乏安全感,在很多人生抉擇中出現了錯誤。

三兄弟最終都沒有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甚至小弟在一次失戀之後走上了跳樓的絕路。這部電視劇曾經帶給人們無數的感慨,有人感歎命運的不公,也有人對三兄弟報以同情,那麼我們是否應該思考一下,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卻是因為三兄弟的人生不完整呢?

這裏提到的人生不完整並不是單單在指三兄弟缺少父母的關愛,還有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精神生活追求。大哥,付出了大部分的心血所追求的隻是解決兄弟二人的溫飽問題,或者是追求更高的物質生活層麵。但是對自己,對兄弟們的精神生活卻沒有一個正確的指導,導致兄弟二人在性格上出現了缺陷,從而走上了扭曲的人生道路。這並不是大哥的錯誤,因為大哥自身也沒有能擁有一個健全的人生,甚至把自己殘留的那點精神追求全部奉獻給了自己的弟弟,這才確保了兄弟三人在顯示社會中健康成長。但是從中明白一個道理,當物質生活脫離了精神追求之後,人很容易走向一種不健康的生活狀態,很容易產生迷惘,很容易糾結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在不停地奮鬥。

精神追求永遠是與物質追求並進的,甚至精神追求的重要性遠遠大於物質追求。拉丁美洲是一個科技落後,生活水平低下的地帶。然而全世界快樂指數最高的十個地方中有九個來自於拉丁美洲。其中排名第一的洪都拉斯是更像是一個原始部落。在這裏,人們保持著最原始的生活狀態,男人狩獵,女人持家,可以從每一個洪都拉斯人臉上看到風霜的痕跡,同時也洋溢著發自心底笑容。

洪都拉斯的人當然注重物質追求,但是他們更強調精神追求。每一次的豐收都可以讓他們慶祝很多天,這裏完全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國度。所以洪都拉斯的人民平均壽命都很長,而且身體非常健康。從他們的生活狀態中,我們可以看出,沒有醫療施舍卻可以保證身體健康的方法,沒有物質享受卻可以長久快樂的秘訣,這就是對淨勝生活的追求。

英國有一名著名的殘疾人登山者,名叫斯爾曼。斯爾曼的父母就是登山專家,從十歲起斯爾曼就跟隨自己的父母開始征服一座座高聳的山峰。但是不幸發生在斯爾曼十一歲冬天。在與父母登山的途中一家人遇到了災難,斯爾曼的父母遇難,而斯爾曼卻成為了殘疾人。斯爾曼的父母在隨後的彌留之際給斯爾曼留下了一個願望,希望他可以活下去,希望他可以征服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山峰。

之後的十幾年裏,斯爾曼一直為完成父母的遺願而奮鬥,雖然自己是一幅殘疾之軀,但是依然堅定著信念向著世界上一座座著名的山峰發起衝擊。終於在斯爾曼28歲的那年秋天,斯爾曼完成了包括馬紮羅山、阿爾卑斯山、珠穆朗瑪峰等所有世界著名的山峰。也正是這年的秋天,斯爾曼在自己的公寓中自殺了。而他的遺言中表述了他對人生的乏味與絕望,他失去了人生所追求的目標,感覺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何生存下去的理由。斯爾曼還說,如果世界上還能有幾座比珠峰更高的山,那麼他可以活得更久,但是此刻他的精神生活失去了樂趣,所以他感覺不到生命的價值。

很多人在不停地奮鬥,而這一切都是針對物質生活,甚至與精神生活沒有絲毫關係。這是一種不健全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不純淨的奮鬥動力,我們所需要改善和增加的,正是我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