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從我們的存在意味著什麼,到我們的存在改變著什麼(2)(2 / 3)

石娜畢業於一所重點大學,後來應聘到一家外企。意外的是,分配給她的工作任務單調而乏味:無非是些拆應聘信,翻譯,整理、撰寫、打印的工作。

當很多人都認為石娜被圍困在這些量大枯燥、索然無味的信件中簡直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時,石娜卻安然自若、不急不躁,她甚至說:“我覺得自己的這份工作非常好,我有自己的標準,那不是薪水的高低而是是否盡職盡責,是否用心去做。”

石娜每天仔細地處理著手頭上的工作,她不但總結了一套適合於自己的工作流程,在節約工作時間的同時,也發現了公司在招聘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於是,她將自己節餘下來的時間用來參考其他公司的招聘模式和策略,將這些資料進行分類分析,在閱讀大量求職者心態書籍的前提下,她寫出了一份具有建設性的方案。

很快,石娜便被提升為人事部經理。老板說:“這是一個能夠端正自己心態的員工,她並沒有因為自己畢業於名校而眼高手低,在每天重複地拆信、讀信、選信之餘,將優秀的求職者一一推薦給上司,這是一種管理才能。總結出適合於我公司的招聘方案,並有理有據、細致入微、具有高度的實用性,這是一種創作才能。有才能又敬業的人被重用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石娜盡職盡責的敬業精神,為她帶來了巨大的回報,相信憑借著這種精神她能夠在未來工作中有更大的作為。古人雲:“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意在說明踏實肯幹、重視細小事情的重要性,要想敬業精神落實到實處沒有這種思想意識是難以實現的。

一個人隻要具備了敬業精神,就樂意為工作付出,就站在了離責任感最近的位置,就能夠逐漸培養成自我約束力和創造力。如此一來,工作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變成一種樂趣和榮譽的載體,便可稱之為“事業”!

敬業精神作為一種崇高優良的美德,被很多知名企業一再強調。海爾認為引領一個員工走向成功的關鍵就是敬業精神;豐田公司則提倡讓敬業精神成為每位員工的職業習慣;可口可樂公司選拔優秀員工的重要標準就是員工的敬業態度。

隻有堅守敬業精神,才能讓工作中的每一分鍾都有價值可循。把工作當成人生的一種使命,才能使工作變成事業,從而獲得成功!

從聖母院大學公開課獲取的人生箴言:

工作是自己為他人奮鬥,事業是自己一生無悔的付出。當認定工作就是自己的事業之時,可以從工作中收獲更多。當把事業當做終生不渝的追求時,奮鬥的動力也會不斷增強。

第四節 奮鬥,從生存走向生活

生存,就是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能夠安穩的活在世界上。而生活,則是享受整個生命的過程,讓的人生充滿意義與快樂,創造更多的價值。那麼你是想選擇生存,還是生活?

每個人活著都有自身的意義,如何擴大自己的價值,達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卻很少有人知道。對於生活在繁華都市的人來說,每天都為了生計四處奔走,很容易被各式各樣的物欲迷住自己的雙眼,在那些被物欲蒙蔽了雙眼的人心中隻有車子、房子和票子。有點時間休息時,他們也隻會對著電視或者電腦,在他們心中根本沒有周圍綠色的植物,湛藍的天空,閃耀的星星。這樣的人生隻能被稱之為“生存”。

一個人如果想讓自己達到一種較高的心靈境界,就必須把自己的心域拉到無限遠,不要局限於眼前所得,而是要積極思考人生的意義,記住,生命不在於生存,而在於生活,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應該僅僅是謀求生存,而應該去生活。時間並非是讓人們無止境的日夜循環,也不是讓人們記錄自己的皺紋和衰老,它不是空蕩的滴答聲,也不是渾渾噩噩的吃飯喝水,而是讓人們在時間的長河中找到度日的信念,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斯科夫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創始人,但是在他成功的背後,卻有一段令人唏噓的故事。

斯科夫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從小賣報為生,後來做過雜貨店的店員,一家七口全部要靠他的收入來維持生計,他隻好拚命地找工作,努力地賺錢,他做過服務生,也當過圖書管理員,就這樣,做了8年,他終於鼓起勇氣開拓自己的事業。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用借來的50元錢發展到了一年淨賺兩萬美元,而正當他事業有所小成的時候,開始連遭厄運,先是替朋友擔保遭到了清算風波,後來是自己存錢的銀行倒閉。因此,他的公司倒閉了,而且他還有16000美元的外債。他終於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開始吃不下、睡不著、憂鬱過度,整天恍恍惚惚,借酒澆愁,直到有一天他昏倒在了馬路上,從此隻能臥床休息。醫生告訴他,他隻能活兩星期了。這讓他極為悲痛,但是他阻擋不了命運,隻好寫好遺囑躺下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