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從我們的存在意味著什麼,到我們的存在改變著什麼(2)(1 / 3)

其實,人生的選擇無非這三種——好的、壞的、不好不壞的。如果在乎的隻是選擇而不去把握奮鬥的過程,那麼再好的選擇也會成為墳墓。

第三節 奮鬥,從工作走向事業

工作與事業,兩者有什麼區別?或許很多人都會回答:“工作是給別人打工,事業就是自己當老板。”錯!其實,無論是自主創業還是為他人打工,工作與事業的最大區別,就是是否有敬業精神。

敬業,是尊重所從事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人職業道德的體現,更是一個人重視自身生存權利的特征。敬業作為職業人的基本準則之一,被很多職場領導視為員工對工作盡職盡責的首要條件,正所謂“幹一行、專一行、愛一行”,指的就是員工對待工作擁有端正態度的同時,更要培養自己在職場領域有待開發的特質,如積極、主動、努力、樂觀、信心、責任感等,這些積極因素能夠讓員工意識到工作是自己的事業,從而使其樂意為之付出。

一個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能否創造出高效益的成果,關鍵就在於其員工能否以滿腔熱情投入其中,能否帶著強烈的責任感把敬業視為自己的責任。擁有敬業精神的員工一定不會在工作中尋找借口,不會在困難麵前避重就輕,也不會在責任麵前相互推諉。

有人認為敬業是完全的付出、是絕對的給予、是百分百的犧牲,其實不然,施予社會就是施予自己,精神領域的充實能讓自己的思想在升華中飽滿充實,除此之外,還有經驗上的累積、業績上的提升,付出和收獲總是相輔相成的。

日本壽險業有一位聲名顯赫的人物,“敬業”是他那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中的代名詞,也正是因為對事業的熱愛和尊重,讓他從一個一貧如洗的人變身為國內業績第一的“推銷之神”——原一平傳。

當原一平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推銷員時,他就已經培養了積極熱情、善於思考的工作能力。有一次,他為了拜訪一家紡織公司的總經理而需要獲取一份介紹信,原一平認為這封介紹信需要由三菱總公司的董事長親筆,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前去拜訪三菱總公司的董事長串田萬藏。

這個普通的銷售員在踏入三菱財團的總公司這片富麗堂皇的領地後,顯然有些意外和緊張。由於董事長在會客,原一平不得不開始他漫長而拘謹的等待,不料一等就是兩個多小時,疲憊而無聊的他不由自主地打起瞌睡,漸漸地他居然沉睡在沙發上。

串田董事長會客結束後看見睡著在沙發上的原一平非常不悅,他認為這個年輕人不但傲慢無禮,甚至是等級不分。於是在推醒原一平後就厲聲問道:“你找我有什麼事?”

被驚醒的原一平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誤,神情恍惚地解釋道:“您好,我……我叫原一平,是明治保險公司的。”

這次失敗的開場白絲毫沒有引起串田董事長的興趣,他不耐煩地問:“到底有什麼事?”

“我看好一位準客戶打算前去拜訪,是日清紡織公司的總經理。我想如果我能得到串田董事長的一封介紹信,那麼這筆業務我一定可以拿下。希望您能夠幫助我。”原一平用平和而堅定的語氣說明來意。

“你說什麼?保險那種東西還奢望介紹信!”串田董事長毫不客氣地諷刺道。

級別的差距、態度的惡劣也許會讓其他人因此望而卻步,但是,敬業固執的原一平卻被激怒了,他無論如何不能接受自己所熱愛的職業遭此侮辱,他為了這份工作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可能難以被別人理解,但這個行業本身的存在,在他看來卻是無比偉大的。於是,在聽到串田董事長的一番話後,他向前跨了一大步並大聲斥責道:“作為保險公司的高級主管,你怎麼能如此評判保險事業?你真是混賬!”

串田董事長被這位冒失而認真的員工震懾,從未有人用這樣激烈無禮的言行對待過他,而萬般氣憤的原一平怒氣衝衝奪門而出。隨後便提出辭呈,但他的辭呈卻被上司拒絕。

因為,串田董事長已被他敬業的精神而征服,不但承認自己對保險事業心存偏見是不應該的,更召開了緊急會議將三菱企業的退休金全部轉投到明治保險。當然,原一平這個普通的員工在他心中也不再普通。他親筆為原一平書寫一封介紹信,信中著重提及“敬業精神”一詞。

“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他的命運”,具有高度敬業精神的員工一定具有挑戰精神,能夠勇於向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宣戰。同時,職場勇士總能夠獲得老板的青睞,因為他們身上有著奮鬥進取的精神和高度敬業的意識。

職場勇士並不僅僅是指在公司遭遇危難之時力挽狂瀾的有識之士,還包括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心付出的任何一名員工,他們有著很高的自律能力、有著主動進取的思想、有著善於學習的方法,正是這無數個平凡員工的任勞任怨,才構成了一個企業的輝煌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