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病態的心理(2)(3 / 3)

第三次谘詢,他說已經收到了叔叔的來信,叔叔已接受了他的道歉,在信中還鼓勵了他。他感到了半年多來從未有過的輕鬆,現在讀書的興趣又濃了,心情也開朗了,他為自己以前的做法而感到好笑。然後他想解決和母親的關係問題,但認為這是十分困難的。隻有等暑假回家看看,表現出缺乏信心。心理醫生首先肯定了他的進步,並祝賀他與叔叔關係的和解,同時,讚同他目前的想法。但要讓他了解這一問題的解決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有一個思想準備;其次,應該由他自己考慮一個合適辦法,使問題得到解決。

假期之後,這位同學沒有再來谘詢,可以相信,有了解決與叔叔矛盾的經驗,能比較自覺地對待自己由孤僻引起的鬱悶情緒,他在與母親關係處理上也會有所改善。

(三)總結

這一谘詢案例是由於家庭不幸遭遇引起的抑鬱狀態。表現為情緒抑鬱,多愁善感,自感精力不足,寡言少語,遇事感到困難重重,生活中缺乏興趣和愛好,有時對人多疑,生活中沒有情趣,沒有可靠的朋友。由此大大降低了社會的適應能力,思維活動受到抑製,反應遲鈍,學習效率降低。

對這類患者采用心理療法,其步驟可考慮這樣安排:①情緒疏導法——擺脫抑鬱、焦慮,讓患者發泄自己苦悶的情緒,加強情緒的自我控製能力。②認知療法——讓患者認識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矛盾、挫折是常事,如何解決矛盾的問題是不可回避的。同時幫助患者了解自我承受力比較脆弱的特點,使其學會用積極的方法解決矛盾。

七、病態懷舊心理

(一)概述

懷舊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是人之常情。對故人、故鄉和過去生活的回憶懷想,有時能平添生活的韻味和激發愛國熱情。

但社會中還有一些人以另一種方式懷舊。他們認定今不如昔,生活在今天,而誌趣卻滯留在昨日,一言一行與現實生活格格不人,宛如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河德生活在文藝複興時代,卻要以中世紀騎士自居,行俠於天下,結果處處碰壁。這種懷舊心態稱之為病態懷舊心理。

1.病態懷舊心理的特征

(1)不合時宜。有些服飾、裝束、語言、物體過去風靡一時,現在已不合潮流,但有病態懷舊心理的人仍然保持過去的裝束。因為不合時宜,故被稱為“古董”、“怪物”。

(2)對社會抱有偏見。偏見是一種心理定勢,認識上極端保守,對新生事物看不慣,崇尚傳統,尤其反對任何形式的變革。

(3)回避現實。病態懷舊者不滿現狀,但又無能為力。大多采取回避現實的態度,不看報、不學習,懷疑與否定一切。常常是社會變革的反對者,也是社會生活的不適應者。

(4)普遍性與差異性。病態懷舊存在於各個年齡階段,但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分兒童的懷舊、青少年的懷舊、中老年懷舊三種類型。

(5)依戀過去的事物。如保存大量的舊照片、舊服裝、舊書籍:給孩子取舊時代的名字;飯館酒樓仍取舊時期名稱;流行歌曲的歌詞越“土”越好等。

(6)病態地依戀過去的友人。如認為現世人心險惡,朋友隻有過去的好。造成現在不能正常交友,在婚姻愛情上“曾經蒼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導致現在不能進行正常的婚戀、生

(7)病態地追念過去的經曆。時常追憶和炫耀過去的輝煌感歎今不如昔,與現買格格個如。

上述特征中,前四種是病態懷舊心理的內在特點,後三種是病態懷舊心理的外在表現特征。

2.病態懷舊心理的成因

(1)客現原因。①社會變遷,導致世界觀的改變和價值觀念的重構.使一些人不能適應。③隨著現代文明和大都市的大規模崛起,原有的生活環境在無情地解體。在大城市人們告別了四合院、胡同、裏弄,但又被困在鋼筋水泥的框架中。在鄉村,詩篇一樣的田野不斷被公路、鐵路吞噬;在城市,工業汙染;電視使世界和人們接近,卻又使人們的心靈彼此疏遠。這一切都使一些人感到不適與恐懼。

(2)主觀原因。①懷舊實質上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躲避和逃遁。懷舊是一種特殊的機製,它把我們所不想麵對的痛苦和壓抑隱藏了,忘卻了,以致於我們自己永遠不會再想起。而另一方麵,它又把我們過去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大大強化了,美化了,以致於人們在幾次類似的回憶後把自己營造的回憶當作真實。②懷舊起源於個人的失落感。失落導致回首,以尋找昔日的安寧與情調。

(二)病案與診治

患者情況:畢某,女,四十六歲,下崗女工。由女兒帶來心理谘詢所。畢某向醫生作了如下自述:

“我現在老想回到過去,回到童年的小搖床,回到媽媽溫暖的懷抱。我做夢都想恢複少女時輕盈的身姿,澄清如水的心靈。我甚至寧願又回到插隊那會兒,雖然苦是苦點兒,但那時多年青渾身都是使不完的勁兒!

“我記得上小學時,特給咱媽露臉,年年‘三好’,還是‘班幹部’、大隊長。我保存有大量的舊照片、舊服裝、舊書報;給孩子取的名字都很古樸,一個叫‘衛紅’,一個叫‘老圖’;隻要看到飯館酒樓取的是什麼‘向陽屯食店’、‘黑土地酒家’、‘老三屆飯館’、‘北大荒火鍋城’等的名稱,我就特愛去,覺得進去心情都不一樣,從頭到腳都舒坦;歌曲的歌詞還是‘土’點好,什麼‘籬笆牆’、‘牛鈴搖春光’、‘向你借半塊橡皮’等,我聽著就仿佛回到了當年,渾身的毛孔都舒展著。

“我喜歡睡厚棉絮鋪的木板床,因為它有以前的味道,那席夢思睡著可太讓人心顫悠悠的了!我十分熱衷搞同鄉會、同學聯誼會。我們同學中有一位作家,天天在家打電話,與校友聯係。這包括幼兒園園友、小學校友、中學校友、大學校友……如今他已是七個校友會的核心會員。

“我和他一樣,覺得朋友還是過去的好。過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單純、純潔!哪像現在,人人為了錢,不顧一切,爾虞我詐,親兄弟姐妹都會變成冤家對頭。過去大家都比較平靜,都有工作,有飯吃。這幾年都是錢鬧的,有時我想要時光總停留在過去就好了!

“對於我的這些表現,兒女們都不理解,還常常罵我有病,可我能吃能喝哪有病啦?不過也確實有些想不通,隻要看到電視裏外國又在打仗,越發擔心哪天會大難臨頭,整日整夜失眠。醫生,我是哪方麵出了毛病呢?”

分析診斷:根據患者畢某的症狀,可知她是由社會的變遷、價值觀的改變、個人的失落感而引起的異常心理中的病態懷舊心理症。其表現在:對社會抱有偏見,認為今不如昔,對過去的東西誇大地美化,對現在的一切隻看到不好的一麵,連上山下鄉也溢美讚揚,沒有客觀公正的評價。患者的病態懷舊心理阻礙其適應環境,對社會變革產生抵觸,在人際交往中隻能做到‘不忘老朋友’,卻難以做到‘結識新朋友’,個人的交際圈也大大縮小。更重要的是這種病態的懷舊心理會使患者很難與時代同步,這有礙於其自身的進步和發展,發展到嚴重程度時不僅害己,還會對社會造成危害。因此,必須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調治。

施治方案:決定對患者畢某采用自我調適的心理治療方法來治療她的病態懷舊心理症。

谘詢與治療:心理醫生首先誘導患者走出其認識的誤區。

醫生向他指出:“首先,人認識問題應該站在曆史的高度,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社會是前進和發展的,盡管過去有不少值得懷念的東西,今天也許有不少不盡人意之處,但從曆史發展總的趨勢來講,今天總勝往昔。試想,沒有改革開放你能過上今天的生活嗎?現在你雖然待崗在家,但今天你的生活總要比五十年代或文革時代好,這說明社會的發展總是向進步的方向發展的。你之所以有這樣濃厚的懷舊情緒,主要就出在對社會發展缺乏曆史的辯證的認識。

“其次,你應該積極參與現實生活,要多讀書、多看報,了解並接收新生事物。積極參與改革的實踐活動,體會其進步性,感受自己存在的價值。要學會順應時代潮流,不能老站在原地思考問題。

“再次,要學會在過去與現實之間尋找契合點。如應該尋找生活新的起點,開同學會不光是懷舊,也還有聯絡感情尋找現實機會的問題。應該‘不忘老朋友’,‘結識新朋友’,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最後,懷舊是人之常,華分發揮正常懷舊心理的積極功能,正常懷舊有一種尋找寧靜、維持心靈平和,反樸歸真的積極功能。這方麵功能多一些,病態的、消極的心態就會減少。因此,也不應對懷舊行為一概反對,主要要區分其性質的程度,正常的懷舊能增添生活的豐富性和詩意。如同童年溫馨的回憶,知青生活中的苦與樂,田園和詩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