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他是意識到自己的自卑的,他正是想通過成名來驅除自己的這種深深的自卑心理。
能不能通過成名驅除自卑,這姑且不論;我們要說的是,這麼自卑的人能成名嗎?
而他的自卑,又和前麵提到的那兩種後天性的自卑不一樣,他的自卑,是從小養成的,是兒童時候的境遇造就的。
他的童年,是在被摳打謾罵中度過的。這是因為,他的爸媽早年離婚,他是跟著他的爸爸長大的。他的爸爸又娶了個妻子,這個妻子是個相當自私而又相當凶暴的女人,對小時候的他動不動就拳打腳踢;而他的爸爸呢,則是個酒鬼,整天都渾渾噩噩的,少有清醒的時候,而他清醒時候的唯一樂趣,就是教訓他,叫他這個那個,不聽話也是拳打腳踢。
身處這樣的童年,他心靈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幸好他有個在樂團做樂手的叔父,見他有天生的音樂細胞,就細心地教他拉小提琴,稍大點又鼓動他的父親和後母送他進音樂學校。他的父母見音樂學校可以寄宿,也就答應了。這樣,他才學起了音樂。
這就是他自卑的來源。
對於這樣的一個人,他應該怎麼樣才能取得成功呢?
要想在音樂界成名,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要是容易,那就不會有飄在京城的那成千上萬個同樣帶著成名夢想的青年男女生活在地下室、簡易民房裏了,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音樂青年被迫回老家了,更不會有那麼的年輕人淪為各種各樣的下層打工者了。
所以,他如果要成名,除了音樂方麵應該過關以外,還要有種種交際、種種關係網絡。
而這些,像他這種懷有深深自卑感的人,是無法獲得的。
所以,他也會成為那“成千上萬”中的一員。
我們已經說過,三種自卑感中,後天性的自卑感是可以消除的,而先天性的自卑感卻是無法消除的。
上麵所舉三個例子中的三個人物,他們後來的經曆就是例證。第一個,就是那個進了韓國公司的外企女職員,後來的情況就有了變化。
一個月後,她領到了工資。領到了工資之後,她立即就花一半去買了衣服和化妝品,立即打扮一新。由於她本來姿色不錯,長得比許多女同事都要漂亮,所以,一經打扮,她立即煥發風采。這樣一來,她的自信心慢慢地就上來了。
再後來,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社會閱曆的增加,她的言行舉止也開始得體、大方起來,慢慢地終於變得瀟灑而從容。
高雅的氣質再加上得體的衣著,特別是本來就出眾的容貌,使得工作才幾個月的她,在她的女同事中,顯得出類撥蘋。
這樣,在生活上,她不再像剛進公司時那樣躲躲閃閃。畏畏縮縮了。
再接下去,她把幾個月的工資拿出一大部分去買了高級化妝品,也買了一些首飾。
這樣,她在生活中和女同事聊天的時候,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感到無話可說、感到被排除在外了。相反,由於她的相貌和氣質,她反倒成了中心人物。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的自卑當然是不治而愈了。
在工作中,同樣也是如此。
開始的時候,由於沒有適應工作環境,她常常遭受上司的訓斥。可是後來,她慢慢地適應了。而且,由於吸取了以前的教訓,她反而幹得更加賣力。她詳細地分析了外資公司的運行情況,也詳細地研究了韓國人的工作作風和工作習慣,努力地使自己全方位地去適應。結果,一段時間幹下來,她不但不再遭受批評,反而獲得了表彰。一年以後,她竟被提升為業務主管。
那個時候,自然而然,她是不會再給別人倒開水了,倒是別人主動地為她幹這幹那。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她還會有先前的那種自卑嗎?不可能再有了。
先前的那種自卑,早就飛到九霄雲外去了。
這真應了一句老話:“來得快,去得也快。”
現在,她每天活得開朗而自信,充滿歡樂的笑聲。
還有那個京劇演員。她的自卑更是來得突然,仿佛突如其來。根據“來得快,去得也快”的道理,按理說,她的這種自卑,應該去得比上麵那個外企女職員更快。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那次失敗以後,她一蹶不振,整個兒像換了個人似的,從此在單位裏,竟然再不敢大聲說話,再不敢發表意見,更不敢上台演戲了。
由於原先領導對她寄予厚望,所以,見她變成這樣,就決定幫助她。
畢竟她是這麼年輕美麗,誰會介意她偶然的失敗呢?其實,她的自卑,完全是由於她自己的心理引起的,別人並沒有因此而看輕她。因為,在舞台上,一個演員由於不可控製的原因而出點意外事故,是很正常的,明智的人是不會因此而看不起演員的。她由此而引起的自卑,完全是由於她本人過於敏感了。當然,敏感也怪不得她,因為她以前太受寵愛、太風平浪靜了。安逸幸福的童年和少年,使她養成了一種必須引人注目、別人必須重視她的心理。這樣的話,一旦意外發生,難免會走極端。
後來,又一次演出機會來了。這次演出的劇目仍然是(穆桂英掛帥)。上麵指定主角仍由她來演。開始她死活不肯,說她再也不想上台了,再也不想丟醜了。其實,她的不想上台,完全是自卑感在作祟。她自卑,是怕再次演砸,別人看不起她;她怕在別人眼前丟醜。
其實,她的這種心態是完全不必要的。
領導和同事,都來勸導她,叫她放下包袱,一定要演好這場戲。
在同事們的堅持之下,她終於答應演出。
結果如何呢,由於她的基本功本來就是紮實的,她本來就是能勝任的,所以,她一旦能夠順利發揮,那麼,成功是可想而知的。
結果,她成功了。
在鮮花和掌聲中,她重新獲得了失去的自信,拋棄了不該有的自卑。從此以後,她又像以前那樣自信、開朗了。
當然,說像以前那樣,其實又不一樣。因為,經過了這次挫折,她再不會因為以後可能遇到的新的挫折而再生自卑之心了。
而那個歌手又如何呢?
他的先天性自卑,誠如我們說過的那樣,是很難改變的。因為童年給人的影響,是一輩子的,是深入血肉的,不是想改掉就能改掉的。
那麼,他該怎樣去獲得成功呢?
其實,他不需要刻意去改掉自己的這種自卑心理,因為,這種自卑既然已經是他的氣質的一部分,既然已經是不可改變的,那麼,再怎麼努力也是沒有用的了。現在,他的問題是如何合理地利用這種自卑了。
自卑能利用嗎?
回答是:能。
當然,所謂利用自卑心理,是指把自卑中好的一麵發揮出來,同時抑製不好的一麵。
那麼,這好的一麵是指什麼,不好的一麵又是指什麼呢?
下麵一個公式,形象地表達出自卑的構成:
自卑=自賤十自謙
顯而易見,自卑心理中,不好的一麵當然是自賤,即自輕自賤。
在本章一開頭我們已經提到,當我們說一個人沒有出息的時候,主要的不是說他沒有做出成就,沒有成家立業什麼的,主要還是指那個人自輕自賤,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打自己耳光,自己不給自己臉麵。
我們還說:“一個人貧窮點沒關係、地位低些也沒關係。這些都是外在的,是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改變的,或者說得極端些,不改變又怎麼樣呢?各人有各人的生活,隻要不妨礙別人,不對不起別人,窮些苦些又怎麼樣呢?但如果一個人自輕自賤,那就麻煩了,那就沒有救了。一個自輕自賤的人,就算你的地位怎麼高,財富怎麼多,人家仍會覺得你有缺陷,仍會覺得你得改變。”
所以,自輕自賤是一種不良的心理,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是自卑心理中的黑暗麵。
幸好,自卑心理中還有一個方麵,是完全可以作為正常品質利用的。這個方麵就是指自謙。
自謙,換言之就是謙虛。
謙虛,這個詞我們是非常熟悉的。毛澤東主席有一句話:“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顯然,謙虛是一個褒義詞。那麼,謙虛當然也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這種良好的心理品質,一個自卑的人,是必定具備的。
當我們說自卑是一種缺陷的時候,主要是針對自卑心理中不良的一麵、不健康的一麵,這個方麵就是自賤。
一個自卑的人,如果他的自卑是先天性的,是氣質的一部分,是無可更改的,那麼,索性就不改算了,索性反過來立足自卑,變“廢”為“寶”,把這種心理中良好的一麵發揮出來。
譬如那個學音樂的青年,他的那種自卑,是完全可以發揮成自謙的。如果他懷著一顆謙虛的心與人交往,與音樂界的要人交往,那麼,說不定他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音樂界的人,特別是年輕的歌手,很少有謙虛的。這樣的話,在音樂界,他的謙虛會因為是稀有品種而惹人注目,引人重視。
一旦引起了音樂界要人的重視,那麼,他就成功了。
其實,這樣成功的例子,是有的。
有一個西安來的歌手,他就是一個自卑的人,但他卻已在歌壇立足了,並且有了不小的名氣,甚至一度名揚全國。
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為他把自己自卑心理中的一個品質——自謙,好好地把握住了。這種自謙的品質,贏得一個大牌製作人的賞識,再加上他的確有一首好歌,於是,一經包裝,他就紅了。
所以,一個自卑的人,不要因為自己的自卑而再度自卑。需知,自卑加自卑不是兩個自卑,而是自卑的平方。一旦發現自己的自卑對自己已構成了不利的影響,最好冷靜下來,好好地分析一下,自己的自卑是屬於哪一種,如果是由於自我認識不足而導致的,或是由於意外挫折而導致的,那麼,應該提醒自己,這樣的自卑,是完全可以消除的。而如果是從小就產生的,甚至是先天性的,那麼,就不要刻意去消除,而是要合理地利用它,使它從不好變為好,使它成為自己成功道路上的助動力,而不是絆腳石。
行動指南
(一)溫故
有三種自卑。第一種是氣質上的自卑。就是說,自卑是他的氣質的一部分,個性的一部分。這種狀態,跟他出生時的環境、童年時代的環境有很大關係,是從小就有的,幾乎與生俱來。這種自卑,要改變是很難的。一個人如果先天就有這種氣質,他所要努力去做的,就是在他的這種氣質之下,如何做得最好。要徹底克服自卑是不可能的。氣質上自卑的人,有的一輩子木訥、迂腐,最終一事無成,也有的卻幹成了大事。這要看他怎麼合理地處理自己的這種缺陷,“變廢為寶”了。第二種,是後天的、認識性的自卑。和第一種自卑有所不同的是,這種自卑心理很可能形成於一個人長大以後,比如在他的少年、青年,乃至於中年時代。這種自卑心理的產生,其主要原因是過分注重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過分注重自我,其結果是謹小慎微、患得患失,過分疑慮,凡事總想著怎麼不讓人看輕,一天H小時,好像隨時都有個人在身後監督著似的。第三種,也是後天的,叫挫折性自卑。這種自卑心理的產生,更不受年齡的限製,它可以產生在一個人的任何一個年齡段。而且,很可能,這種人本來是一個很活潑、很開朗的人,隻是後來受了意外挫折,才變得膽小起來,最終形成自卑心理。有挫折性的自卑的人,比起前兩種自卑心態的人,相對比較容易調整心態,化挫折為力量,取得成功。
一個公式形象地表達出自卑的構成:自卑一自賤十自謙。
自輕自賤是一種不良的心理,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是自卑心理中的黑暗麵。幸好,自卑心理中還有一個方麵,是完全可以作為正常品質利用的。這個方麵就是指自謙。自謙,換言之就是謙虛。
(二)知新:控製自卑的要訣
1.要積極進取。
凡是積極進取的人,是很少會自卑的。因為,進取之心,必定要掩埋自卑之心;進取中的人,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自卑。
2.小心周圍消極悲觀的人。
他們的消極悲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使你也成為一個消極悲觀的人,使你慢慢地、不知不覺地養成了自卑之心。
3.養成實幹的習慣。
隻有踏踏實實地去做每一件事,你才會對自己能否做好每一件事充滿自信。
4.讓周圍的人、特別是你的上級滿意。
在滿意的目光中,你會忘掉自己的不足,你會隨時隨地充滿自信,由此,你也就不會再自卑。
5.每天反省自己的行為。
反省自己的行為,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心中有數。隻有這樣,才不會自卑。
6.主動地幫助別人。
隻有主動地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在別人的尊重中,你永遠也沒有自卑的機會和條件。
7.要有創造精神。
有創造精神的人,是人生態度積極的人。
(三)展望
隻有控製自卑心理,你才會敢於進取,成為一個有主動創造精神的人,才能開拓事業;你才會有積極的人生態度,才會活得開朗、開心;你才會勇於承擔責任,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而任何一個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的人,都是有責任心的人;你才會在平時積極思考,才會產生事業的突破,才會產生奇跡;你才會積極跨越各種障礙,成為一個不怕困難的人;你才會積極主動地去結交新的朋友,改善和舊的朋友的關係;你才會獲得預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