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品
良品
作者:更漏子
世上可品的東西很多,但多被古人占了歲月的便宜,捷足先登。如畫,已有南朝謝赫的《畫品》;如詩,已有唐朝司空圖的《詩品》;再如詞,已有明代楊慎的《詞品》。更有甚者如陸羽的二十四茶品,於小小的茶壺、淡淡的茶湯中去品味人生、澄心見性。所幸,氣之動物,物之感人,非一而足,古人品過的東西,今人品起來未嚐不能有些許新意。現下正值寒冬,恰是賞雪的季節,我們正當品一品雪,姑妄稱之為雪品吧。
對雪的品讀,不同於詩、詞、畫、茶,必須有一個載體。須知,天下之雪本同,皆緣於水,在空中凝結而落,是為雪花。這些雪花,飄到了哪個城市,與那個城市的精、氣、神相交融,才能擁有自己獨立的品格。附帶著,那些個千篇一律的城市也隨之還原了自己遺失的魂魄。所以,品雪,必然少不了城色。
一品
武漢的雪,浪漫。
武漢的雪是隻可以去邂逅的,或是白日裏,天色忽然轉暗,萬物格外沉寂,先是簌簌的雪粒落地聲,不一會兒,有精靈般的雪花開始翩然起舞,一片,一片,又一片;或是在熱被窩裏一夜好睡後的清晨,一睜眼仿佛進入了川端康成的雪國,壓彎的小樹仿佛俯身拾釵的仕女。但武漢的雪總是輕輕地來,最多不過盤桓兩三日,等不及愛戀之心稍減,又悄悄地去了,再相見時又要滿一年之期。讓你想起紮西拉姆·多多的那首情詩《班紮古魯白瑪的沉默》: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裏,不來,不去。
杭州的雪,抒情。
杭州的雪少,大雪更少,但因了少,才愈顯彌足珍貴。最喜閱讀張岱的《湖心亭看雪》,他以清淡之筆,記敘了自己在西湖湖心亭看雪的經過,描繪了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
我也曾追尋古人的足跡,在雪夜八點出門,於西湖邊賞雪,在彌漫的寒氣和皚皚的白雪中,靜了喧囂,淡了心情,散了寂寞。在這一刻,我感覺到自己與宇宙的連通,雪地反射的光芒照耀著我,也照耀著每一個寒冷的心靈。
餘傑曾說:“這是一個物質比任何時代都要豐裕的時代,也是一個情感比任何時代都要匱乏的時代。”然也。
二品
濟南的雪,婉約。
提到濟南,就容易想到李清照,但寫濟南的雪最好的,卻還是老舍。在《濟南的冬天》那篇文章裏,他做了最精彩的品讀:“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是的,小雪才符合濟南的氣質,婉約、含蓄、矜持。雪紛落時,如沙、如粉,渺小而不相連。那薄薄的一層雪,與湖、與泉、與山、與柳,都是那麼和諧,相互掩映,而又互不侵擾。就連路邊堆起的雪人也那麼小巧,東一個,西一個,若想分清哪個是小姑娘、哪個是胖小子,你猜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