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原一平——奮鬥,永無止境(2)(2 / 3)

吉田老和尚說:“年輕人,先努力去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首先你必須認清自己,在替別人考慮保險之前,必須先考慮自己。赤裸裸地注視自己,毫無保留地徹底反省,這樣你才能認識自己。”

“那我到底要怎麼去做呢?”原一平已經完全忘記推銷保險的事了。吉田和尚為他開了一扇門,一個他從沒有注意過的世界展現在他的麵前,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全貌。

“要認識自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困難,去請教別人吧!就從你的投保戶開始,請他們協助你認識自己。如果你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將來必定會有所成就的。”

吉田和尚的一席話,徹底把原一平點醒了。在這之前,他隻是憑借自己不服輸的精神一味蠻幹,一直以來他關注的都是別人,所考慮的都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去打動客戶。可是吉田和尚所說卻與以往的推銷方式不同,是通過改造自己來“吸引”別人。這扇智慧之窗的開啟,無疑給了原一平莫大的鼓舞。他漸漸感覺到,自己已經開始接觸到推銷最為核心的東西。最好的征服方式,不是靠我的強勢來壓倒你,而是通過提高自我來讓自己擁有強大的氣場,進而讓周圍的人主動地歸附於你。這就好比國家與國家之間,雖然實力強大的國家可以靠武力來占領別國的土地,但勢必會遭到他國人民的唾罵;如果你的實力強大了,他們主動地想要跟你學習,那麼情形就會變得完全不同。自己推銷保險,不應該讓客戶有絲毫的為難或不好意思,而應該讓他們感到快樂,以和我交易為樂,以購買了保險為樂。

原一平回到住所之後,按照吉田和尚的話做了一個徹底的反省,他思考自己從小到大的所作所為、言行舉止,結果發現事實果然如吉田所說,他對自己所知有限;說得嚴重一點,甚至對自己感覺很陌生。為了消除這種陌生感,也為了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別人眼中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原一平聽從吉田和尚的指引,決定去請教自己的投保戶。他還想出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方式,就是組織“原一平批評會”。

“原一平批評會”是原一平自己想出來的名字,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客戶更好地批評自己。他為“批評會”定了三項原則:一是集會要使人人都能暢所欲言,所以人數不能多,以5人為限;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都有批評的機會,每次邀請的對象不能相同;三是對邀請來的對象一定要熱誠地招待他們。批評會每月舉行一次,一年12次,以晚餐暢談的方式進行。為了感謝大家的意見,會後每人可以獲贈一個小玩具。

當原一平向自己的客戶發出邀請時,幾乎所有人都欣然同意了。原因很簡單,他們從沒有聽說過還有類似的聚會,都充滿了好奇。隨著原一平批評會的開始和不斷舉辦,原一平漸漸發現了自己許多的不足:個性太急躁,沉不住氣;脾氣太壞,粗心大意;太固執,自以為是;不懂得拒絕別人;知識麵過於狹窄……

從那時起,原一平就專門建了一個小冊子,記錄下客戶們的意見。一有閑暇他便翻出來,對照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改正。

每次批評會,原一平都要請客戶每人喝一瓶酒、吃一塊炸豬肉、送一份小禮物。雖然開銷不大,可是對收入有限的原一平而言,也是不小的負擔,他隻得靠典當衣物來維持批評會的運轉。從1931年到1937年,“原一平批評會”持續了6年的時間,無論生活如何拮據,這個每月一次的“例會”從未間斷。

“我想,每一個人一生當中最要緊的是什麼時候發現自己的劣根性,並能有效地剔除它。隨著劣根性的消除,我逐漸進步、成長、茁壯、成熟。”對於原一平而言,那段日子他每天都獲得新生,每天麵對的都是一個嶄新的自己。他把自己的暴脾氣和永不服輸的好勝心引向了一個正確的方向,他不再與別人爭一時之長短,而是把自己當成是唯一的對手。不管與他人的距離有多遠,隻要今天的原一平勝過了昨天的原一平,明天的原一平可以勝過今天的原一平,那麼他就是生活中的贏家。

在吉田和尚的介紹下,他又到東京的總持寺中坐禪修行。每個周六,原一平都會帶著客戶們的意見來到總持寺,第二天便在寺廟中靜坐,思慮自己以往的德行和過失。在寺廟的大殿中,原一平像其他和尚一樣靜默打坐,可是他的內心卻並不像其他人那樣心如止水。在這裏,有許多不同的原一平同時存在:暴躁的原一平、自信的原一平、不服輸的原一平、被人指責的原一平……他坐禪的目的不是修佛,而是要把這些不同的原一平重新整合,讓自己變成一個嶄新的原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