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所賦予的考驗
“受苦就是你還活著的證據。遇到災難,就是你過去的罪孽消失的時候。罪孽沒了,應該覺得高興才對。雖然我不知道你過去有些什麼樣的罪孽,但如果這樣就能消除罪孽,豈不應該祝賀?”
稻盛和夫的新發明挽救了鬆風工業,他也被提拔為特磁課的主任。他的生活似乎就此出現了轉機,可是無常的命運再次跟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當時,日立製作所向鬆風工業訂購了一批陶瓷真空管,稻盛和夫正是這一項目的開發負責人。當壯誌滿懷的稻盛和夫準備好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華時,卻遭到了上司的88質疑。工廠新任的技術部長是一個“門外漢”,他對稻盛和夫的做法和能力產生了懷疑,甚至直言詰問“你到底懂不懂新型陶瓷啊”?!
滿腔的熱情被一盆冷水徹底澆滅,稻盛和夫從沒有被人如此輕視過。怒不可遏的他隨即決定辭職,這完全是逞一時意氣,至於將來的路,他從沒有考慮過。對於自己這個“魯莽”的決定,他並不知道是對是錯。出乎他意料的是,特磁課的部下也紛紛表示願意跟他一起辭職,大家自己創業。
不甘受人擺布的稻盛和夫跟朋友一起,為了證明自己,就這樣從鬆風工業走了出來,開始了他們的創業生涯。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這句話用來形容稻盛和夫再合適不過。當時,同他一起創業的8個人都是技術人員,他們沒有資金、沒有設備、沒有廠房,一個“三無”團隊想要成功,就必須要經曆更多的磨難。
在前任科技部長青山政次的幫助下,他們集齊了2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沒有資金的青山政次和稻盛和夫等技術人員,以技術參股,廠房暫時借用別人的一間空房。企業運轉所需的資金,由西枝一江先生以家宅做抵押向銀行貸款。雖然開局十分艱難,但是稻盛和夫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今天我們是借宮木電機的倉庫成立了公司,但是我們一定會成為原町第一的公司。成為原町第一之後,我們的目標就是西之京第一。成為西之京第一之後,就要成為中京區第一。然後就是京都第一、日本第一,最終是世界第一。”當時創業的8個人立下血誓,“團結一心,必將成就為社會、為世人的事業,以此血印為證”,他們最終借用京都的名字,把公司定名為“京都陶瓷”。
一家剛剛成立的小工廠,就揚言要做世界第一,這無異於一隻剛剛出生的小蝦米宣稱要稱霸海洋一樣遙不可及。即便如此,稻盛和夫還是激情滿懷地喊著“總有一天會成為世界第一”的口號。每次喝酒時,他就像是小和尚念經一般,反複地高呼:“總有一天會成為日本第一、世界第一。”一開始,大家也都這樣想;漸漸地,聽得次數多了,大家對這句口號不再那麼“感冒”;可是,稻盛和夫還是那樣富有激情,還是在不停地高呼,工人們又都被他的這種持續的熱情感染了,真正從內心對這句話產生了共鳴。在最初創業的日子裏,京都陶瓷的工人們天天士氣如虹、鬥誌昂揚。
每天晨會上,稻盛和夫都會鼓舞員工們說:“如果今天一天我們不遺餘力地努力了,那麼自然就能看到明天;明天同樣再竭盡全力的話,就能夠看到一周;這個月拚命努力的話,就能夠看到下個月;今年勤奮努力的話,就能夠看到明年。每時每刻都付出努力,這是最為重要的。”
上至老板,下至員工,都抱定了這樣堅定的信念。宏大的誓願和不懈的堅持,終於換來了事業的“精進”。第一年他們埋頭狂奔,實現了銷售額2600萬日元、淨利潤300萬日元的好成績。
第二年的銷售額和利潤也實現了倍增。就在稻盛和夫對未來感到一片光明的時候,神所賦予的第一個考驗到來了。
在京都陶瓷成立的第三年,發生了年輕員工集體辭職的事情。
有11名年輕的員工,聯名上書要求稻盛和夫承諾給他們定期加薪水和獎金,否則就要集體辭職。當時公司剛剛成立,前途未卜,顯然任何承諾都是一紙空文,稻盛和夫耐心地給他們解釋,他覺得事情既已出現,就必定有原因。當初和稻盛和夫一起創業的幾個人都是工作狂,而上司加班,員工自然不能袖手旁觀,於是全廠人經常加班到深夜,不滿情緒的堆積,是這次“叛變”最直接的原因。甚至為了防止有人叛變,這11名員工私下還立下血誓,和當初稻盛和夫創業時的情景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