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婚嫁《中》(1 / 2)

李塵的父親不在,所以這一切的迎娶流程便有李塵獨自承擔,好在乾隆皇帝體貼,給李塵派來了熟悉宮中禮儀的太監李德英,而且阿桂也派遣了不少的傭人來為自己新收的義子來提供技術服務...所以婚嫁事宜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

到了第二天李塵身穿由公主繡娘親自為李塵手韌的額駙蟒在禮部的官員的指引下來到乾清門東階下候旨聽封,卯時左右,乾隆在一甘皇妃公子阿哥,王公大臣的簇擁下來到乾清門,看這凍結下跪拜的李塵,擢令身邊太監宋世傑拿出聖旨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固倫和孝十公主擇配錢塘李塵額駙。”

第二天李塵要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之下入宮謝恩,稱之為燕饗,首先額駙李塵額駙率族中人朝服謁皇太後宮禮訖,由於李塵現在一人在京,但是卻隸屬於正白旗人,父親有阿桂接替,入宮謝禮。正白旗滿人在京城的常住人口也有二萬有餘,自不可能全部入宮見禮,但是正白旗又稱為上三旗,這日阿哥們也要隨著李塵入宮,權當為了填充皇家臉麵吧?

卯時十分李塵帶眾阿哥,阿桂族人入保和殿。乾隆升座,額駙李塵等三跪九拜。禦筵既陳,阿哥、阿桂以及阿桂族中有爵位的大臣跪隨著李塵一一向皇帝進酒,乾隆自是喜而盡,受飲再辭還眾大臣酒,阿桂等人跪飲,謝恩。之後李塵等行禮惟一拜。這才徹宴謝恩一跪三拜。

這場宴席知道午時三刻方散,進有講究,出自然也是規矩頗多。李塵出的時候從皇宮右側出,而且還要三跪九叩,這才算完。

然而這隻是一部分,第二天李塵攜眷至皇太後出,一如既往,相同的禮數,隻不過這次阿哥們不再隨性,隻有阿桂和李塵兩人入宮謝恩,本朝先沒有皇太後,一切事宜便有敦妃執行了。

這樣扔還不夠的,既然成了額駙,額駙府自是要置辦的,不過好在紫禁城北邊的誠郡王府至今尚還空置,所以昨日宗人府便吧誠郡王府略微已改造便成了現在的額駙府,而這些事情也不用李塵太過擔心,李塵初到京城時間並不久,搬家也不許要太多的麻煩,示意,李塵今天卯時領的旨,到了夜晚搬家所需要的一切已經完全準備好了。

誠郡王府占地麵積約百餘畝,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內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築,和其他王府形製一樣,也是前殿後寢,有正門宮門、正殿和兩側翼樓、後殿、後寢,東西兩路為生活居住區。西路和東路,各分別由不同的大小院落組成。其內部也是閣樓台宇、氣勢非凡。一下子一個四合四開的小小四合院搬到這樣的王府李塵又怎麼不高興呢?

第二天昨天的賜婚之喜,今天的喬遷之喜,李塵自是應該表示一番,因此,當天李塵便讓李德英給那些同科進士下來請帖,約定第二天好好的慶祝一番...這樣小小慶祝一下也不成問題,可是要知道現在這是額駙府,一天一頓飯的開銷那可不是吹的,好在李塵的家底雄厚這樣的揮霍李塵也算還能承擔的起,不過看看那些同科進士們送的那些禮物...李塵隻得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些東西變賣了去恐怕連酒錢都不夠啊?不過好在高興,李塵也不在意。

宴請了同科進士又是先前的街坊鄰居,接下來又是現在的街坊鄰居,整個新的額駙府便成了李塵的歡天喜地的場所,整整五天整個額駙府一片歌舞升平,觥籌交錯。

示意第六天監察禦史厚厚一摞的送到了乾隆禦前,看著這一道道的奏章都和李塵脫不開關係,無外乎就是說新科進士,驕傲自滿,難成大器,新晉額駙,持寵而嬌,花天酒地的言論。乾隆看著這一道道的奏章,心情可想而知,忍著劇痛乾隆就著奏章繼續翻看下去,卻見都察院禦史紀曉嵐的奏章夾在其中,好奇的乾隆忍痛拿起奏章想看看這紀曉嵐又是怎麼駡這李塵的,奏章中僅短短的幾行字;

“臣紀曉嵐僅奏;新科狀元、和碩額駙李塵於府中大開宴席,宴請全城百姓恭祝恭祝婚嫁,其心係百姓,與民同樂,可喜可賀,然李塵係大清開國以來唯一六首,其博學多才而無實職卻似不妥,如今太宗本紀正在修撰,人手急缺,臣懇請吾皇擢令狀元李塵參與修撰。”尾項乃是臣紀曉嵐僅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