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人物對使命的激情可以譜寫曆史,普通員工對工作的熱情則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的確,拿出100%的熱情來對待1%的事情,而不去計較事情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你就會懂得,原來每天平凡的生活竟然是如此的充實和美好。
一步一個腳印
人生的路很長也很短,這條路需要你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走,隻有腳踏實地的行進,你才能迎來成功的光顧。
一位心理學家在課堂上給學員們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如果給你一張報紙,然後重複這樣的動作:對折,不停地對折。當你把這張報紙對折了51萬次的時候,你猜所達到的厚度有多少?一個冰箱那麼厚或者兩層樓那麼厚,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通過計算機的模擬,這個厚度接近於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
沒錯,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動作,是不是讓你感覺好似一個奇跡?為什麼看似毫無分別的重複,會有這樣驚人的結果呢?換句話說,這種貌似“突然”的成功,根基何在?
秋千所蕩到的高度與每一次加力是分不開的,任何一次偷懶都會降低你的高度,所以動作雖然簡單卻依然要一絲不苟地“踏實”。
其實,這樣的動作和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會做,但又不屑於做,他們貫穿於整個日常生活,甚至你完成了這樣的一個動作,自己都不記得。比如你每天都會把垃圾袋帶出去扔掉,你會記得你用怎樣的動作扔掉的嗎?這也正像全世界都談論“變化”“創新”等時髦的概念時,卻把“踏實”給忘記了。“踏實”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但是卻不是任何人都做得到新含義的“踏實”。如果沒有做到,那麼就不是優秀的人。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們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完成。小任務順利完成,有利於你對大任務的成功把握。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便不會輕易跌落,通過工作獲得真正的力量的秘訣就蘊藏在其中。
有一位心理學老教授說起他的經曆:
“在我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發現有許多在校時資質平凡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沒有特殊的天分,有的隻是安分守己的誠實性格。這些孩子走上社會參加工作,不愛出風頭,默默地奉獻。他們平凡無奇,畢業分手後,老師同學都不太記得他們的名字和長相。但畢業後幾年十幾年中,他們卻帶著成功的事業回來看老師,而那些原本看來會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卻一事無成。這是怎麼回事?
“我常與同事一起琢磨,認為成功與在校成績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係,但和踏實的性格密切相關。平凡的人比較務實,比較能自律,所以許多機會落在這種人身上。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能補拙的特質,成功之門必定會向他大方地敞開。”
一個人如果能夠一步一個腳印,具有不斷學習的主動性,並積極為一技之長下工夫,那麼成功就會變得容易起來。一個肯不斷擴充自己能力的人,總有一顆熱忱的心,他們甘於凡人小事,肯幹肯學,多方向人求教。他們出頭較晚,卻在各種不同職位上增長了見識,擴充了能力,學到許多不同的知識。
一步一個腳印的人,能夠控製自己心中的激情,避免設定高不可攀、不切實際的目標,也不會憑借僥幸去瞎碰,而是認認真真地走好每一步,踏踏實實地用好每一分鍾,甘於從基礎工作做起,在平凡中孕育和成就夢想。
要記住:隻有埋頭苦幹的人,才能顯出真正的聰明,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李嘉誠說:“不腳踏實地的人,是一定要當心的。假如一個年輕人不腳踏實地,我們使用他就會非常小心。你造一座大廈,如果地基打不好,上麵再牢固,也是要倒塌的。”
誰都希望能得到上司的重用,都希望上司能把最重要的工作交給自己完成,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上司眼中的“紅人”。一般來說,那些腳踏實地工作的人更容易得到上司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