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學會掌控你的時間(1)(2 / 3)

英國廣播公司也曾委托人體研究專家對人的一生進行了“量化”分析,有些數字可以作為上麵推算的補充:沐浴,2年;等候入睡,18周;打電話,2年半;等人回電話,14周;無所事事,2年半。以上推算和量化分析並不全麵,而且有些數字也不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可信性,但為我們大致列出了一個生命的賬單。

很多人看了上麵這個生命賬單之後都會感到生命的短暫。這份賬單上的時間開支,有一些是非花銷不可的,但有的卻完全可以節省。

著名教育家班傑明曾經接到一個青年的求教電話,並與那個向往成功、渴望指點的青年人約好了見麵的時間和地點。

待那個青年人如約而至進,班傑明的房門大敞開著,眼前的景象卻令青年人頗感意外————班傑明的房間裏亂七八糟、狼藉一片。

沒等青年人開口,班傑明就招呼道:“你看我這房間,太不整潔了,請你在門外等候一分鍾,我收拾一下,你再進來吧。”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不到一分鍾的時間,班傑明又打開了房門,並熱情地把青年人讓時客廳。這時,青年人的眼前展現出另一番景象——房間內的一切已變得井然有序,而且有兩杯剛倒好的紅酒,在淡淡的香水氣息裏還漾著微波。

可是,沒等青年人把滿腹的有關人生和事業的疑難問題向班傑明講出來,班傑明就非常客氣地說道:“幹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尷尬又非常遺憾地說:“可是,我……我還沒向您請教呢……”

“這些……難道還不夠嗎?”班傑明一邊微微笑著一邊掃視著自己的房間,輕言細語地說:“你進來又有一分鍾了。”

“一分鍾……一分鍾……”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說:“我看懂了,您讓我明白了一分鍾的時間可以做許多事情,可以改變許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時間的麵紗就是那麼的簡單,每一分一秒都是那麼的彌足珍貴,生命中最不能揮霍的就是時間。

所以,每個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必須考慮並安排好:我該為哪些事花費時間?哪一些可以忽略或縮短?

隻有像計較金錢那樣計較時間,我們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開發時間的價值

很多人把時間當作河,坐在岸旁,束手無策地看它流逝;也有的人把時間當作自己懺悔的溫床,躺在對過去的追憶與哀悼中,苦苦呼喚著已逝的時光;還有一些人把時間看作未來的寵兒,總是在晚霞中想像著旭日初升的歡愉,而時間自己卻不管你把他當作什麼,都按他自己的步伐從容不迫地走著;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般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而你對待這三者的態度決定了你是能抓住時間還是被時間所拋棄。

莎士比亞說過:“在時間的大鍾上,隻有兩個字——現在。”昨天喚不回來,明天還不確定,一個人能擁有把握的就是今天的時間,虛度今天,就是毀了昔日成果,丟了來日前程。

安格斯讀小學的時候,他的外祖母過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愛他,安格斯無法排除自己的憂傷,每天在學校操場上一圈又一圈地跑著,跑得累倒在地上,撲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斷斷續續地維持了很久,爸爸媽媽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他們知道與其騙兒子說外祖母睡著了(可他總有一天要醒來),還不如說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

“什麼是永遠不會回來呢?”安格斯問著。

“所有時間裏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你的昨天過去,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樣小,現在也不能回到你這麼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時間,就永遠不能回來了。”爸爸說。

以後,安格斯每天放學回家,在家裏的庭院裏麵看著太陽一寸一寸地沉到地平線以下,就知道一天真的過完了,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的。

時間過得那麼飛快,在安格斯幼小的心靈裏不隻是著急,還有悲傷。有一天,他放學回家,看到太陽快落山了,就下決心說:“我要比太陽更快地回家。”他狂奔回去,站在庭院前喘氣的時候,看到太陽還露著半邊臉,就高興地跳躍起來,那一天他覺得自己跑贏了太陽。以後他就時常做那樣的遊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快,有時一個暑假才能完成的作業,他十天就做完了。那時他三年級,常常把五年級的作業拿來做。

每一次比賽勝過時間,安格斯就快樂得不知道怎麼形容。

後來的20年裏,他因此受益無窮,雖然他知道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人可以比自己原來有的時間跑快一步,如果跑得快,有時可以快好幾步。那幾步很小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

一個人如果要珍視時間,那麼首先所要做的就是追趕今天的太陽,因為它太寶貴了,不應該為酸苦的憂慮和辛澀的悔恨所銷蝕。忘掉今天的人也將被明天所忘掉,今天的每一分鍾都是經過了過去數億分鍾才出現的,世上再沒有比這一分鍾和現在更好,一個今天勝於兩個明天。美國詩人朗費羅說:“不要老歎息過去,它是不再回來的;要明智地改善現在,要以不憂不懼的堅決意誌投入撲朔迷離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