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把它們做得盡善盡美,它對事業上的成敗都起著決定作用。一個成功的經營者說:“如果你能真正製好一枚別針,應該比你製造出粗陋的蒸汽機賺到的錢更多。”然而,這麼多年,沒有多少人領會到這一點。
注重細節是一種積澱凡事都有一種過程,在事物的背後,無不有著無數個細節的積累。“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細節的積澱都是一筆千金難買的財富,丟掉它,也就丟掉了成功。
注重細節是一種心態遇事沉著,冷靜,見微知著,才能洞察秋毫,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反之,浮躁不定,心高氣傲,不具備一種處變不驚的心態,不能從一枝一葉中追根溯源,而是馬虎從事,潦草應付,將是人生之大忌。
總之,無論我們處於什麼崗位,都要注重細節,從細節作起,不以細為煩,不以小為恥。
不能生活在謊言中
誠實、正直與信譽是一個人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絕對不要說謊,一句謊言也不可以說。隻要說一句謊言,就必須說15句謊言來掩飾。”
一句謊言需要15句來掩飾,這15句謊言又各需要15句來掩飾,那就是225句,這225句謊言中的每一句,也都需要15句謊言來掩飾,那就是3375,3375再乘以15,等於50625……不要為謊言尋找借口,而是應當把說謊的精力放在改正錯誤和解決問題上。有一句俗語叫做“紙裏包不住火”,是謊言,總會有被揭穿的那一天。
事實上,說謊或說假話,是一樁很累人的事。從心理學上來講,人一旦撒了一次謊,就需要有很好的記憶全力把它記住。撒了謊,就要設法“圓謊”,而謊話總是漏洞百出的。為了圓一個小謊,就要說一個更大的謊。謊言就是這樣把撒謊者一步步逼上了不歸之路。其實很多騙子就是這樣從小騙變為大騙、巨騙的,最終落得個觸犯法律、身敗名裂的下場。著名的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金一針見血地說:“謊言就像雪團,會越滾越大。”而這無法控製的雪團隻會毀掉說謊者。
古波斯詩人薩迪說:“講假話猶如用刀傷人,盡管傷口可以治愈,但傷疤卻永遠不會消失。”他還說:“寧可因為真話負罪,不可靠了假話開脫。”
盧梭是法國著名的革命家、哲學家。但是他小時候卻做過一件令他十分懊悔的事情。
盧梭為了生存,經人介紹,在一個有錢人家裏打工。一天,這家的女主人去世了,家裏非常混亂。盧梭乘機偷偷拿了這家小姐的一條繡帶。誰也沒有看到。盧梭當時隻是覺得好玩才拿的,也沒有怎麼特意藏起來,不久就被發現了。老管家把盧梭叫到跟前,拿著那條繡帶問盧梭:“這條繡帶是哪裏來的?”
盧梭當時非常緊張,支支吾吾了半天,說:“是馬裏翁送給我的。”
馬裏翁是家裏的廚娘,比盧梭大幾歲,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乖巧、謙虛、誠實。大家都很喜歡她。聽說是馬裏翁偷了繡帶,大家都不相信。
於是,管家又把那個姑娘叫來,讓她和盧梭當麵對質。盧梭由於做賊心虛,指著馬裏翁搶先大聲地說:“就是她!是她把那個東西送給我的。”
姑娘吃驚地瞪大眼睛看著盧梭,好半天才說:“不是的,管家。我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我也沒見過這條繡帶。”
盧梭仍然硬著頭皮說:“你撒謊,就是你送給我的。”
姑娘用一雙無辜的眼睛看著盧梭,說:“盧梭,求你說實話,可不要因為一條繡帶斷送了我的前途啊!”
盧梭雖然知道這樣誣陷他人是不對的,可是又不好意思反悔,隻好繼續很無恥地指控那位姑娘。
姑娘很氣憤,對盧梭說:“盧梭,我原來以為你是個好人,想不到你是個愛撒謊的壞孩子。我看錯你了。”
她轉過頭去,繼續為自己辯解,再沒有搭理盧梭。因為她不屑於和這樣不誠實的人爭論。
由於盧梭和馬裏翁都不承認是自己偷拿了繡帶,管家隻好把兩個人都辭退了,並且說:“撒謊者的良心會懲罰罪人的。它是會為無辜的人找回公道的。”
老管家的預言果然沒有落空,盧梭從此受到了來自良心的強烈譴責。他時常會想起那雙無辜而善良的眼睛。一想到由於自己的不誠實,使得她丟掉工作,白白頂上小偷的罪名,並且很難再得到他人的信任,找到合適的工作,盧梭就有說不出的難過,就好像有千萬小蟲子在咬他的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