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發現你的個性優勢(3)(1 / 3)

中國有句俗話說:“言多必失。”它的意思是,一個人總是信口開河地說話,說得多了,言語中就自然而然地會暴露出太多私人的東西。例如你對事物的態度,對事態發展的看法,你今後的打算,等等,會從言語中不經意地暴露出來,被你的對手所掌握,從而製定出相應的策略來戰勝你。而且,你的話多了,其中自然會牽扯到其他人。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話由於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所表達的情感也會大相徑庭,別人在傳話的過程中也難免會加入他個人的主觀理解,等到你談的內容被談話對象收到時,可能已經不是原來的話,麵目全非勢必造成誤解、隔閡。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句話確實非常有道理。大多的災禍是從自己的言談中惹出來的,因而慎言可以減少禍端。

言談的禍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麵:一是對身邊的人和事說三道四,這種不考慮後果的高談闊論,惹怒了身邊的人,就會埋下災禍的導火線;二是在眾人之中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像長舌婦一樣,今天道東家長,明天說西家短,這種缺少修養的言談,極有可能遭到報複。說話能把握分寸,說得恰到好處,是一種修養,一種水平,既不能嘮嘮叨叨、口若懸河,又不能該說話時卻沉悶不吭聲。可見,言談能反映出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涵養功夫,要把握好分寸和態勢。

所以“逢人隻說三分話”。那七分話就留在自己肚子裏不必對別人表白出來。

或許會有人認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無不可對人言,何必隻說三分話呢?

其實這句話的關鍵是指要看對方是什麼人,如果對方不是可以深交的人,你說三分話已經足夠;對方若不是深交的人,你也滔滔不絕,以圖一時之快,對方的反應會怎樣呢?你說的是屬於你自己的事,關對方什麼事?

彼此關係淺薄,你對他深談,顯出你沒城府。如果話題是關於對方的,你不是他的摯友,不便與他深談,忠言逆耳,顯出你很唐突。

如果你的話題是涉及他人的,對方的立場到底是正是邪,你並不明白,對方的主張如何,你也不明白,你偏直言不諱,就往往會傷害對方。

他犯有錯誤被你知道,你便不惜聲援正義,直言進諫。他本來就已覺得愧疚,唯恐旁人知情,你卻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出來,他自然更覺無地自容,由慚愧而憤恨,由憤恨而與你發生關係的裂痕,你不是憑空多了一個冤家?所以,即使告之,也應以婉轉為宜,說話不要說真話。

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鬼穀子曾經經典地總結出與各種各樣的人交談的辦法:“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議論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豪,與貧者言依於利,與卑者言依於謙,與勇者言依於聚,與愚者言依於銳。”“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上麵兩段話意思是說,和聰明的人說話,必須見聞廣博;與見聞廣博的人說話,要有靈活的辨析能力;與地位高的人說話,態度要敬仰,與有錢的人說話,言辭要大大咧咧;與窮人說話,要給予優惠或實利;與地位低下的人說話,要謙遜有禮;與勇敢的人說話,要敢作敢當;與愚笨的人說話,可以鋒芒畢露;與領導說話,須用奇特的事打動他;與下屬說話,須用切身利益說服他。

一個簡單的說話,就要扮演這麼多角色,可見其說話的靈活多變以及地位的重要性。

說話是人的一種能力,一種本領,一種功夫,也是一門遊刃有餘的藝術。大凡藝術創作都有基本原理,說話這門學問也概莫能外。

言為心聲,說話可以展現一個人獨有的魅力。老子在《道德經》裏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另外孔子還強調指出:“巧言令色,鮮仁矣!”

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不光要注意對方的身份,還要從心理上進行分析、地域上劃分,年齡、性質、職業、性格、文化修養、興趣愛好等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點。

口才很重要,但口才不是許多人通常認為的那樣。嘴皮子動動就可以了,它實際上是一個綜合能力的體現。一個善於表達的人,必須是一個具有敏銳洞察力的人,隻有這樣,說出來的話才能既妙語連珠,又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質。此外,還需能說標準的普通話,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豐富的詞彙、淵博的知識,具有自信心,對人誠懇等,隻有這樣,說出的話才有分量,才能起到強於百萬之師的威力。

一分鍾亮出你自己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兩分鍾的世界,你隻有一分鍾展示給人們你是誰,另一分鍾讓他們喜歡你。

在當今社會,你必須擁有一分鍾展現自我的本領。就在一瞬間,別人就喜歡或討厭你了。在一分鍾內,就讓“觀眾”喜歡上你,對你刮目相看。

一位曾經留學美國的長者給在國內的一次課堂上,講過這樣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他說他初到美國的時候,發現美國的大學生每次上課前總要先拿一張硬紙,再用顏色鮮豔的筆在其上麵鄭重其事地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對折一下,讓這張硬紙站立在桌麵顯眼的位置上。他對此疑惑不解,就問坐在旁邊的美國學生。美國學生告訴他,給他們講課的教授一般都是知識淵博、地位很高的社會名流,而這對他們來說就意味著機會——因為在講課時,教授會不時地叫學生回答問題。讓寫有自己名字的硬紙站立在桌麵顯眼位置,這就意味著自己將會有多次被教授提問而展示自己才華的可能,從而在畢業時獲得被教授推薦到著名公司當職員的機會。而他在後來也確曾多次耳聞目睹過,教授推薦上課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學生到著名公司當職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