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發現你的個性優勢(2)(3 / 3)

隻有自信與自尊,才能夠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其作用是其他任何東西都無可比擬的。而那些軟弱無力、猶豫不決、凡事總是指望別人的人,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他們體會不到也永遠不能體會到自立者身上煥發出的那種榮光。

生活是複雜的,人生路上也處處有坎坷,對此,應有充分的自信去準備。這種準備包括思想的、學識的、身體的,等等,但特別要緊的則是自信心的培養。傑出的科學家居裏夫人曾這樣說過:“我們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麼關係?我們必須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麼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是的,人生的奮鬥不可沒有自信,自信伴隨著人達到事業的高峰,涉過生活的海洋;自信,永遠屬於不懈進取、不斷努力的人。

如果一個人能夠了解堅定的力量,能夠把他所希望的東西在心靈上牢牢地把握住;然後向著這理想目標艱苦不懈地努力,那麼,他一定可以排除種種的不幸與困難,從而實現自己的個人魅力。

自信是一種美,一種與新時代和諧的美。它能產生一種強大的推力,使你堅信自己能攻破任何艱難險阻,掃平一切暗礁濁浪。正如愛默生所說:“自信是個人魅力的本質。”

把話說的滴水不漏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根據一個人的講話水平和風度來判別其學識、修養和能力。美國人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把“口才、金錢、原子彈”看作是在世界上生存和發展的三大法寶。60年代以後,又把“口才、金錢、電腦”看作是最有力量的三大法寶,“口才”一直獨冠三大法寶之首,足見其作用和價值。

現代社會需要那種機敏靈活、能言善辯的活動分子。羞怯拘謹、笨嘴笨舌、老實巴交的人,在現代社會不會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有些人很有知識,就是因為缺乏“嘴巴上的功夫”,因而得不到人們的認可與賞識。

溝通其實就是說話的學問,一個能言善辯的人能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而不善言辭的人往往顯得拙嘴笨舌。

吳士宏曾有過這樣的經曆:

在西安工大演講時,一個學生問:“我們都想把微軟打敗,你作為微軟在中國的總經理,作何感想?”吳士宏答道:“中國逾越五千年才打開了國門,不是為了‘把敵人誑進來,一個一個殲滅,來一個死一個。’我們如果要在中國打敗微軟或任何人,隻要關上國門就是了,不用費什麼力氣。我們國家真正需要的不是‘關起門來打狗’,而是要真正的自己強大起來走出國門,以真正的實力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以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冠以‘中國的微軟’,‘中國的IBM’之類的限製詞。要能打出‘中國的×××’品牌,就必須虛心學習,苦練內功,哪怕是臥薪嚐膽。”吳士宏的這番話無修飾雕琢,毫不掩飾內心深處的世界,是對愛不愛國、怎樣愛國的一個絕妙機智的回答,全場大學生為她的這段質樸無華的話熱烈鼓掌了好幾分鍾。

談吐口才在社會交往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語言本是人們交流思想的負載,在人的交往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這個負載。其實談吐口才是一種舞蹈的藝術,一種美,也是一種日常口語方略。那些能言善辯,對答如流,表現了非凡口才的,那些音質圓潤,吐珠瀉玉,言談娓娓動聽的,就會給人一種美感,使人樂於和他們接近。相反,口拙舌笨、結結巴巴、詞不達意還容易造成歧義的,語無倫次或者是南腔北調,半土半洋,聲音嘶啞發澀的,顯然這些就會使別人感到厭惡,不願意與這些人接近等。

談吐口才是否美,其直接會影響到社交的成敗,這是不爭的事實。同樣的一件事,會說與不會說有很大的區別,一句話可以把人說樂,一句話也可以把人說煩,效果是天壤之別。

一個人一生的成敗,都離不開其他人的牽連,隻要你會說話,將說話技巧與處世的方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就能更寬地拓展你的人脈,你的人生就更精彩。

例如:初次見麵的人,總是要說上幾句話來叩開彼此的心房,一聲不吭會給人冷漠、沒禮貌的感覺,彼此的情感交流立刻中斷,無法再進一步交流。相反,即使是十分熟悉的朋友,也會因為你無心的一句話而受傷或產生誤會。由此可見,說話在人際關係中,起著很重要的調色作用。

在我們與人交談時,必須秉持著一顆“誠摯的心”,不要流於口蜜腹劍、油嘴滑舌之輩,並根據時間、場所和對象的不同,而將自己最好的一麵通過“說話”展現出來,如此才能拓展良好的人際關係,使自己融入群體之中。

人生在世,誰都想太太平平地過日子,隻有會說好話的人,才會有好日子過。

說話比做文章難,做文章可以細細推敲,再三訂正,說話則不然,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所以,當你與人說話時,應該要特別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