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給幸運一個機會(3)(2 / 3)

那些懶惰的打工者中,有些人諷刺挖苦施瓦伯。對此,施瓦伯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單純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我們隻能在業績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隻有這樣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獲得機遇!”

夏夜的一個晚上,在同伴們閑聊的時候,施瓦伯又像往常一樣一個人躲在角落裏看書。正好被到工地檢查工作的公司經理發現,經理看了看施瓦伯手中的書,又翻開了他的筆記本,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經理把施瓦伯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幹什麼?”施瓦伯說:“我想我們公司並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對嗎?”經理點了點頭。不久,施瓦伯就被升任為技師。後來,施瓦伯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25歲那年,施瓦伯就做了這家建築公司的總經理。

施瓦伯的成功來源於他不放過任何一點時間,認真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分鍾,辛苦工作、努力學習、積極經驗。這樣的人終究會成為一名卓越的人。相反,和他一起打工的那些人隻知道消極怠工,每一天都得過且過,在抱怨與牢騷聲中將自己的才華淹沒,最終永遠平庸。

因此,如果你想擁有一個卓越的明天,那今天的你就不能整日消極怠工,空發牢騷,充分地利用在職的每一天努力工作和學習,成功就會屬於你。

大自然有它自己的安排,在這種天意的支配下,萬物生靈都有了屬於他們自己各自不同的歸宿,蜜蜂要辛勤地采花釀蜜,螞蟻要不停地築巢覓食,候鳥總要南北來回遷徙,而看家狗則必須忠誠地看守主人的家門。

而人,是造物主的傑作,是萬物之靈,更要擔負起自己的職責,履行自己的使命。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有目的的,不是為了享受安逸,而是為了接受造物主為人做出的安排,那就是你的使命——工作。

工作是上天賦予每個人的使命。把自己喜歡的並且樂在其中的工作當成使命來完成,就能發掘出自己特有的才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從中感受到它的價值,在你完成使命的同時,就會發現成功之芽正在萌發。

工作是一個態度問題,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愛,一種對工作衷心的熱愛。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奮,工作更需要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精神。隻有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工作,人們才可能獲得工作所給予的更多回報。

一個人的工作,是他親手雕刻的塑像,美麗還是醜陋,可愛還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論是給客戶寫一封信,出售一件貨物,還是打一個電話,都在說明他的雕像是美是醜,是可愛還是可憎。

認真做好在職的每一天,會讓你收獲的更多。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著名管理學家克勞士比“零缺陷”理論的精髓之一。實際上它不僅僅是一句激勵士氣的口號及企業最經濟的經營之道,而且還是對員工工作態度的評價和要求,是每一個員工個人的成功之道。他推崇這樣一種工作態度,即對錯誤“不害怕,不接受,不放過”,每一個員工都認真負責,一絲不苟。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領導對你的期待,它時時刻刻警醒你要盡最大的可能,在接手每一份工作時,抱著“一次就做對”的信念;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對“質量”品質的要求,隻有“第一次就做對”,才能盡可能減少廢品,保證質量;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需要你有紮實的職業技能基礎,需要你對每一個“第一次”從事的工作都有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