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當希特勒統率軍隊時,丘吉爾喊出戰爭的危機,英國的政客們一笑置之;當德軍侵入奧地利時,英國首相張伯倫與希特勒簽署了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換取歐洲和平的“慕尼黑協議”,得意洋洋地向英國人民宣布:戰爭不會發生了!但丘吉爾卻警告說,戰爭快要來臨了!政客們對他怒目斥之。丘吉爾因而競選失敗。他堅持己見,又引起公憤,以至於被報紙指責為“缺乏謹慎和判斷力”。
丘吉爾的遠見卓識竟被因循守舊、苟且偷生的一些人當成了一文不值的垃圾。這種失敗的境遇足以使一個人垂頭喪氣或是氣得發瘋,可是丘吉爾卻像得勝回朝,依然銜著雪茄,悠然自得,還跑回家鄉的別墅度假去了。他興致勃勃地畫畫、看書、寫作,好像他從來都一帆風順,從未失敗過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人們才想起有丘吉爾這個不受歡迎的人。因為他是唯一能在和平時刻洞察戰爭危機的人,隻是他的預言和警言被世人領悟得太晚了。於是1940年丘吉爾嶄露頭角,當上了英國首相。
在失敗麵前,丘吉爾鎮定自若的風度,令我們欽佩,也值得借鑒。
一個人不管有什麼樣的經曆,這都是“理所當然”的,再怎麼樣關鍵還要看你如何正確對待。
失敗是慘淡的,失敗給自己帶來的是痛苦,這個世界沒有“如果”,也沒有後悔藥,但失敗卻是個最脆弱的敵人,在積極麵前失敗隻不過是個懦夫,一旦看到積極的態度,失敗就會跪在自己的麵前求饒,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能手軟,用最鋒利的刀與最大的力氣砍下去,知道失敗死在自己的麵前,沒有殺死失敗的勇氣也就隻能把自己變成懦夫,一個隻會向失敗下跪的懦夫。
失敗是一個百戰百屈的東西,隻要手上有積極這把刀的時候,失敗總是會軟弱的,而且就像個無脊動物一般軟弱無能,但手中沒有積極這把刀的時候,變成無脊動物的也就是你自己了。
沒一個人都想得到的無非就是歡笑、喜悅和成功,然而人們不願意碰到的也就是悲傷、沮喪、失敗。在今天最懼怕的也就是失敗。對於一個懦弱的人來說,失敗簡直就是無底深淵,但,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曆失敗,怎能見成功。
有一位年輕人,一心想成為出色的賽車手。服兵役時,他開過卡車。退役後,他去了一家農場開車。由於業餘時間他常去賽車,名次不太好,使得他欠下一筆數目不小的債務。
某一年,他參加了威斯康星州的賽車比賽。當賽程進行到半程的時候,他的賽車位列第三,他有很大的希望在這次比賽中獲得好的名次。
突然,他前麵那兩輛賽車發生了相撞事故,他迅速地轉動賽車的方向盤,試圖避開他們。但終究因為車速太快未能成功。結果,他撞到車道旁的牆壁上,賽車在燃燒中停了下來。
當他被救出來時,手已經被燒焦,鼻子也不見了,體表燒傷麵積達百分之四十。醫生給他做了七個小時的手術之後,才使他從死神的手中掙脫出來。
經曆這次事故,盡管他的性命保住了,可他的手萎縮得像雞爪一樣。醫生告訴他說:“以後,你再也不能開車了。”
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灰心絕望。為了實現那個久遠的夢想,他決心再一次為成功付出代價。他接受了一係列植皮手術,為了恢複手指的靈活性,每天他都不停地練習用殘餘部分去抓木條,有時疼得渾身大汗淋漓,而他仍然堅持著。
他始終堅信自己的能力。在做完最後一次手術之後,他回到了農場,換用開推土機的辦法使自己的手掌重新磨出老繭,並繼續練習賽車。
僅僅是在九個月之後,他又重返了賽場!他首先參加了一場公益性的賽車比賽,但沒有獲勝,因為他的車在中途意外地熄了火。不過,在隨後的一次全程二百英裏的汽車比賽中,他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
又過了兩個月,仍是在上次發生事故的那個賽場上,他滿懷信心地駕車駛入賽場。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他最終贏得了二百五十英裏比賽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