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笑著回答:“你難道不知道?人類最大的癖好之一就是挑毛病!”敏銳地發現人們沒有注意到或未予重視的某個領域中的空白、冷門或薄弱環節,需要有“慧眼”,需要後來者做得更好。
成功,不走尋常路。多一些獨辟蹊徑的勇敢和智慧,我們會做得更好。不尋常的人走的一定是不尋常的路,在尋常路上走著的基本都是尋常人。經驗告訴我們:想眾人都能想的問題,做眾人都能做的事情是很難獲得成功的。成功必然要求你具有獨到之處。隻要你走的路子與眾不同,你就成功了一半。
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東郊曾有一家哈羅啤酒廠,由於種種因素,啤酒廠一年年地減產,又因為銷售的不景氣而沒有錢在電視或者報紙上做廣告,這樣開始惡性循環。做銷售員的林達多次建議廠長到電視台做一次演講或者廣告,都被廠長拒絕了。林達決定冒險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於是他貸款承包了廠裏的銷售工作。正當他為怎樣去做一個最省錢的廣告而發愁時,他徘徊到了布魯塞爾市中心的於連廣場。這天正是感恩節,雖然已是深夜了,廣場上還有很多歡快的人們,廣場中心撒尿的男孩銅像就是因挽救城市而聞名於世的小英雄於連。當然銅像撒出的“尿”是自來水。廣場上一群調皮的孩子用自己喝空的礦泉水瓶子去接銅像裏“尿”出的自來水向對方潑灑,他們的調皮激起了林達的靈感。
第二天,路過廣場的人們發現於連的“尿”變成了色澤金黃、泡沫泛起的“哈羅”啤酒。銅像旁邊的大廣告牌子上寫著“哈羅啤酒免費品嚐”的字樣。一傳十,十傳百,全市老百姓都從家裏拿自己的瓶子、杯子排成長隊去接啤酒喝。電視台、報紙、廣播電台爭相報道,林達把哈羅啤酒的廣告不掏一分錢就成功地做上了電視和報紙。該年度的啤酒銷售產量是上一年度的18倍。
林達成了聞名布魯塞爾的銷售專家,這就是他的經驗:不走尋常路。
你現在怎麼想往往會決定你將來怎麼幹。而不同的幹法決定不同的收獲和不同的結局。就人類的整體智慧水平而言,每個人的想法又常常具有趨同性。古人的很多想法在今人的世界裏常常產生同樣的共鳴。同一個年齡段的人,因其所經曆的社會背景和所接受的教育相同或相似,那麼,其看問題的角度及其想法,也大體相同或相似。而很多成功者恰恰是從這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和想法中跳了出來,別出心裁,生發出了不同尋常的想法,如果這個想法是高明的、有益的和有效的,那麼,這個想法就極有可能成為這個人走向成功的敲門磚。
很多年前,美國穿越大西洋底一根電報電纜線因破損需要更換,這則小消息傳播在人們之間。但是一位不起眼的青年卻沒有等閑視之,毅然買下了這根報廢的電纜。
沒有人知道青年的企圖,認為他一定是瘋了,異樣的目光驚詫地圍繞著他。
他卻關起店門,將那根電纜洗淨、弄直,然後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金屬段,然後裝飾起來,作為紀念物出售。
大西洋底的電纜紀念物,還有比這更有價值的紀念品嗎?
就這樣他輕鬆地發跡了,他又買下歐仁皇後的一枚鑽石。淡黃色的鑽石閃爍著稀世的華彩。人們不禁問:他是自己珍藏還是抬出更高的價位轉手?
他不慌不忙地籌備了一個首飾展示會,觀眾當然是衝著皇後的鑽石而來。
可想而知,夢想一睹皇後風采的參觀者會怎樣蜂擁著從世界各地接踵而至。
他幾乎坐享其成,毫不費力就賺了大筆的錢財。
他就是美國赫赫有名、享有“鑽石之王”美譽的查爾斯·劉易斯·蒂梵尼,一個磨坊主的兒子。
從中可見,創業需要有不走尋常路的精神、勇氣。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懼我敢,才離成功最近。
成功不走尋常之路。一個善於開啟智慧頭腦的人,一定是個善於發現機會和勇於開拓的人。運用智慧的人,比隻會埋頭苦幹、不善思考的人更受歡迎。幸運也會更加青睞你。
在平凡的生活中發揮創造性
說到創新,我們立即會想起牛頓,想起愛因斯坦,仿佛創新就是他們這些人的專利似的。其實不然。創新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存在著創新。隻要我們能夠用心觀察自己的生活,積極思考,在平凡的生活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那麼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創新活動,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麵都可能迸發出創新的火花。一位成功人士說過,任何人都可以推陳出新,重要的是具有這種意識和觀念以及勇於嚐試的精神。而對我們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的創新發明多數都是普通人在尋常生活中發明的,而不是出現在實驗室或者研究機構。
改造舊的,創造新的,許多人在這方麵取得了成就。
母親衝奶粉喂嬰兒喝時,害怕將嬰兒的嘴燙了,就滴了點奶汁在自己的手背上,感受過溫度後再喂給嬰兒。一個企業家注意到這一點,他想,為什麼不能把溫度計變成小勺的形狀,在攪拌奶粉時就可以知道溫度,這不是很方便嗎?於是這位企業家創造性的將勺和溫度計結合在一起,發明了測溫勺。此產品一問世,銷路十分火暴。正是由於創新,使他獲得了極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