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被送到病犯監獄已經一年多了,在監獄精心治療和教育下,疾病有所控製,思想也有了很大進步。
也許是他真正懂得了在專政機器麵前的渺小,他開始克製自己,改正不良習慣,去適應監獄的管理。
當他選擇了適應、服管以後,他覺得監獄的天也是藍的,警察不那麼可怕了,獄內的其他犯人也不那麼可憎了!改造的生活也就覺得有味了。他開始申請表現好的罪犯才有資格享受的待遇,和父母一起吃“親情餐”。
丁浩是善於鑽空子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表現和監獄的要求相差很遠,為了達到目的,他絞盡腦汁,給監獄領導寫了一封信:
尊敬的監獄長:您好!
入獄前,最平常的就是一日三餐全家人圍在一起吃飯談心,記得最令我開心的是,每次吃飯的時候,爸媽批評姐姐表揚自己,自己最樂意聽了,不過具體說的啥,倒是記不清楚了。
飯桌上,爸媽夾給自己的每一籌菜,自己都覺得是負擔,自己吃得太飽了;自己給爸爸倒的每一杯酒、給媽媽盛的每一碗飯,都贏得了二老的誇獎,這飯桌上凝聚了太多的嗬護,太多的關愛。
讓罪犯吃親情餐,這種做法太好了!監獄真是太人道了,我真誠的感謝各位關心我的領導。
罪犯:丁浩
這一辦法真靈,分監區領導采納了醫院“罪犯丁浩病灶已經鈣化不具傳染性”的結論,認為丁浩認罪服法,確有悔改表現,符合吃親情餐的條件,批準他和爸媽一起吃親情餐。
管教幹部張可負責丁浩個別教育已經半年多了,從擔負起這一任務那天起,很多人提醒他這是一個刺頭,張可分析了這名特殊犯人——多次違紀、禁閉、加刑、吞噬異物,因為他的反改造行為,四名負責管理他的民警受處分,一名民警調離工作崗位,真是罪孽深重。
越是棘手的罪犯,越具有挑戰性。從罪犯丁浩多次吞噬異物來看,張可認為丁浩外強中幹,隻敢折磨自己的身體;從他屢教不改,一犯再犯的反複性上分析,他認為丁浩有根深蒂固的劣根性,經過無監聽丁浩父母接見時的談話,他準備好了一副最猛烈的製劑!
親情餐廳裏,張可在他們用餐完畢,準備離開的時候,招呼丁德全:“丁叔,吃的好嗎?”
“好,謝謝你們!”
“一頓簡單的飯菜,還是你們自己花費,你卻要謝我們,我看你要謝謝你兒子。”丁浩聽了張可的話,麵帶喜色。
“謝他?”
“對呀,是他表現好才有資格吃親情餐,從根源看……”張可欲言又止。
“張警官,你說,我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