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笑,說老支書真會講笑話,張局長是個多好的人,哪能和那些貪官比呢?
張老漢說:不敲打,路就走斜了,這點我清楚。今天他這時還沒回來,一定不是嫌我嘴羅嗦,說不定工作太忙,脫不了身。
太陽已經升至中天了,按照鄉村習慣,應該到了吃飯時間。恰在這時,兒子趕回來了,大家見他那疲倦的樣子,和以往任何時候都不同。張老漢高興,看著兒子說:走回來的?兒子說:您老人家讓走路回來,我哪敢坐車?大家都帶著指責的口氣對張老漢說:老支書,年代不同了,您還是那個老觀點不行的,讓張局長累壞了。張老漢暗暗高興,臉上掛著自豪,心裏說,到底是老子的種,老子怎麼說,他就怎麼做。但當著大家的麵,他還是像過去一樣的口氣:人長兩條腿不就是走路的嘛,我當了幾十年村官,走了幾十年路,事情照樣辦了,身體也練好了,活了八十歲,沒吃過藥,也沒打過針。言罷,用手掰著兩片嘴唇,讓大家看他牙齒,說這都是走路的好處。兒子見父親這樣,臉上笑了一下,但笑得不是那麼自然。大家看得出來,他顯然走得困倦了,也餓了。
兒子回來,就該開飯了,張老漢坐上桌,兒子坐在他旁邊,主位定了,然後客人隨便坐。本來八十歲的人了,不勝酒力,多喝無益,但情緒好得很,就想喝幾杯。他這麼一端杯子,大家都敬,祝他老人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壽無疆。一邊敬酒,一邊不停地誇獎:您老人家前世修行,今世有福,養了張局長這麼個有用的兒子,給您老人家門眉上貼了金,也給村裏人造了大福。張老漢聽了這話,句句如蜜灌心,眉眼兒都笑得燦爛,主動端起杯對兒子說:狗剩,你做官以來,每次隻要在一起吃飯,你總是敬我酒,今天我主動跟你喝一杯,也算老子對你的答謝。兒子立馬站起來,端著酒杯說:您怎麼能說答謝我的話呢?從小您養育我,教導我,按您的要求,我還有很多事沒做到。張老漢打斷兒子的話:狗剩,老子今天說句心裏話,我知足了,你當了官,又為村裏架了橋,修了路,平時老子說話,你聽得進耳,就憑這點我就高興。就拿今天來說,老子讓你走路回來,你累得臉發黃,還是按老子的話做了。俗話說,順者為孝,你能聽得進我的話,比啥都好。人一生不容易,好多做官的守不住這一點,結果栽了,你這樣下去,將來活得就比那些貪官自在。桌上的人都說:張局長有今天,是您教子有方,張局長本人也有天份。張老漢承認大家的話,連連點頭,說高興高興,不枉來世間走一遭,然後把酒杯舉起,一口飲了,吞得利爽,咕嘟一響。兒子說:您少喝點,醉了不好。張老漢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今天來的都是知己的人,多喝點酒沒事,多說點話也沒事。兒子見他把酒喝了,心情很好,便把自己麵前的酒看看,然後端起來,一仰脖喝了。張老漢臉上泛彩,當著大家的麵,對兒子說:狗剩,你能成為今天這樣一個人物,老子說句驕傲的話,是我把你管出來的。那次偷隊裏包穀,我本來不想讓你打鑼遊鄉,你娘也不讓我做得太絕,為了讓你有個教訓,而後混出個人來,我一咬牙,讓你遊了,那次雖然氣死了你娘,對你成才有好處,你說對不對?兒子搖搖頭說:爹,別說這些吧,您的恩德我今生今世忘不了。兒子言罷,親自給父親斟了半杯酒,遂把自己杯子也倒上了,站起身說:我敬您,祝您活過百歲,越活越健旺。
張老漢說:今天日子好了,要記得過去,時常提一提有好處。
大家見張老漢說話興致很高,也就選張局長好的方麵說:人要有天賦,沒天賦的人,扯著耳朵也教不變。張局長從小就聰明,現在不少牆壁上還有他寫的字,哪個見了哪個誇。上小學時,村裏人總是攔著他背毛主席語錄,一口氣能背十多段。
都說兒子的好話,張老漢聽了高興,便把袖子勒勒,將兒子搗了一下說:現在想起來,棍子下麵出好人,那年的事你可能忘了,你和女同學好上了,老師到我這來告狀,我差點把你踢壞了。不過,這一腳雖然踢得不該,但也有好處,今天當父老鄉親說句實話,不是這一腳,你哪能討到局長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