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智能手表手腕上的奢華盛宴(2 / 2)

Watch OS:

對智能手表而言,操作並非越簡單越好,因為太過簡單勢必會對功能產生限製。因此蘋果對Watch OS的理解是,除了信息通知以外,想辦法實現更多的交互和功能,也因此才會用到複雜的旋鈕配合操作。

到目前為止,Apple Watch所能實現的消息、電話、郵件、日曆、微信等APP都能在Android Wear平台上找到相同的應用,而Wear結合Android手機也能實現遠程拍照。雖然暫時兩個係統在應用功能上基本持平,但就後續的發展潛力而言,還是封閉的蘋果生態係統更能吸引開發者的關注。

擴展閱讀

實際上,Android Wear也是一套封閉的係統,在權限管理和自由度上遠遠不如手機用的原生Android。因此,你會發現無論是Moto 360、LG G Watch R還是華為Watch,這幾款預裝Android Wear係統的圓屏手機除了外觀以外,在體驗上都無限接近,它們都會麵臨Android Wear係統應用匱乏的窘況。為了突破源於係統層麵的限製,很多廠商會跳出Android Wear生態圈。

比如三星想讓Gear S擁有接近Android手機的使用體驗,甚至獲得獨立的通話功能安裝SIM卡,隻能改用自家的TIZAN係統;國內的“果殼圓表”也通過對現有Android係統的深度開發,實現了針對圓形屏幕的適配工作。而市麵上更多的“智能手表”,其本質上也都是源於Android的二次開發,雖然具備兼容所有APK的優勢,但在操作體驗上是否優秀,就得看具體廠商對UI定製和優化的能力了。

電池和係統限製成枷鎖

就Apple Watch的續航能力,曾有網友戲言“Apple Watch讓你知道,你的一天隻有18小時”。而Android Watch雖然不像Apple Watch這般不濟,但是續航時間最多也就勉強達到兩天一充的標準。另一方麵,技術壁壘也是我們不得不去麵對的問題,比如Apple Watch僅支持iPhone/iPad,而Android Wear也僅僅支持Android手機。一些基於原生Android係統改造的智能手表係統雖然也能支持iOS設備,但是在功能上卻受到了嚴重限製。因此,智能手表的現實狀況是蘋果用戶隻能買Apple Watch,而Android用戶還是用Android Watch。

擴展閱讀

果殼圓表算是一款非常獨特的Android Watch,它采用了TF技術顯示屏,點亮時是彩屏,待機時則可以切換至電子墨水,從而大幅延長了續航時間。

小 結

Apple Watch的起價雖然“相對”便宜,但前提是你還得擁有一款iPhone才可以。如果你並非iPhone用戶,無論Apple Watch表現有多麼出色都是白搭而已。Apple Watch的功能Android Watch都可以找到替代的方案,而且可供選擇的產品和價格區間也更為靈活,因此適合更多喜歡嚐鮮的用戶選擇。

總之,無論是遲到的Apple Watch,還是已經耕耘數年的Android Watch,它們目前依然處於起步和摸索的階段。現在買回家,它們隻能承擔起“通知中心”的角色,如果想體驗更為有趣的功能和APP,至少還需要1~2年的周期。至於買不買,還是得看你的腰包是否給力了。對普通消費者而言,筆者的建議是靜觀其變,等Watch OS出現了殺手級的應用,或者Apple Watch 2上市之後,那時才是智能手表的最佳入手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