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臨床診斷思維與綜合分析能力及人文醫學的培養貫穿始終
各種疾病的表現錯綜複雜,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的表現也可能有很大的差異。在臨床診斷學的實踐活動中,醫師就好比醫學領域的偵探,通過獲取患者各個方麵的信息,進行分析、綜合,以解開疾病診斷之謎。醫師的職業為健康所係,性命相托,更需有很強的工作責任心、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才能正確地診斷疾病,進而為患者解除疾苦。
4.學習臨床診斷學,既要與時俱進,掌握臨床診斷的新技術,更要重視三基訓練
隨著科技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發展,臨床診斷的手段層出不窮,日新月異。如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正電子發射體層掃描、四維彩超、自動化生化分析、免疫功能檢測甚至基因檢測等均已逐漸廣泛應用於臨床。這些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臨床診斷的水平,但是,基本的問診、體格檢查,並不能因為這些新技術的發展而被削弱、被淡化、被忽略;而應該是不斷修正,相互補充、完善。如叩診時所發現的叩診音的變化,以及聽診時所聞及的雜音、囉音等,尚難從上述高新技術的檢查中如實地反映出來。從臨床意義上說,醫師對患者全身狀況和心髒功能的估計比儀器更加全麵、更符合實際。因此,對醫學生從臨床學習一開始就強調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結合新技術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
學習臨床診斷學,作為一名醫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和行為準則,勤於實踐,精於思考,不斷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掌握臨床診斷學的基本原理和學習方法,在臨床實踐中不斷豐富知識和提高技能。應該熟練掌握全身係統的體格檢查和重點的器官係統檢查。做到全麵有序、手法規範、結果可靠,並掌握常見異常體征及其臨床意義。在書寫病曆方麵,能對問診、體格檢查的結果進行歸納、整理,寫出內容真實可靠、格式正確規範、清晰流暢的高質量病曆。我們隻有細心學習,刻苦磨練,才能達到這些要求,為將來做一名合格的醫師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