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水果店緣何敗走麥城
警戒
作者:晶晶
從2012年開始高端水果店開始火熱起來,成為投資領域的新寵,甚至一些上市公司也開始虎視眈眈這個生意。然而進入2013年,很多高端水果店又似江水退潮一般,瞬間從市場中消失,像杭州一夜之間,數家高端水果店停業,這是何緣故呢?
何謂高端水果店
高端水果店以銷售新鮮水果為主,輔以幹果,其新鮮的水果基本來自海外。同時因為這些鮮果為“綠色”食品,幾乎屬於“零”汙染,所以價格上相當不“親民”,標價基本以“個”、“盒”、“袋”為計量單位,如來自智利的黑布林,標價7元/個;來自菲律賓的菠蘿,標價25元/個……
其麵向的主要人群是中高收入人群,特別是一些年輕的中高收入女性。
專家詳解:敗走麥城四大原因
重慶果品行業協會專家袁雪芹表示,很多高端水果店退出市場的原因有四個:
首先,損耗過大,導致成本過高。鮮果來自海外,而鮮果的保鮮期又很短,即使使用先進的保鮮技術,鮮果運到國內也有很大的損耗,這些損耗全都由經營者承擔,導致投資者的經營成本過高。從開業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是很多高端水果店麵臨的窘境。
因此一些經營者轉而與國內的精品水果生產基地或者海外水果在國內代理商合作,試圖減少損耗。但是這一做法顯然與其初衷(全部來自海外)有悖,加之同一種水果,國內外品種不同,口感不同,會讓顧客感覺到上當,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導致顧客越來越少,經營更加困難。
其次,房租成本壓力過大。高端水果店的店址大多數選擇中高端小區附近,這些區域的商鋪租金不菲,低則每月數萬元,高則每月十餘萬元,而高端水果的銷售毛利不高,最多隻有20%—30%。盡管高端水果單價不菲,但是要想攤平高額的房租,平均每天至少要有數萬元的營業額,這對於主打鮮果的水果店而言,難度很大。
其三,周轉周期短,占壓大量資金。前麵說過,鮮果的保鮮期很短。高端水果店的大多數水果來自海外,這意味著兩點:一是,絕大多數水果在店裏擺放的時間不能超過三天,否則水果的色澤、口感等都會衰減;二是,高端水果店每隔三天就要進行一次水果的周轉,周轉周期過短,對於投資者而言會產生占壓大量資金的現象,一旦生意不好,資金鏈十分容易斷裂。像杭州市某上市公司開的高端水果店,就因為占壓資金太多,而遲遲看不到盈利的希望,才宣布退出市場。
其四,市場競爭對手多。表麵上看,高端水果店走的是細分市場路線,和菜市場中的水果攤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沒有競爭對手。其實不然,目前市場中的競爭對手不少,比如中高端超市、中高端商場、中高端的生活館……這些場所都有高端水果專櫃。盡管在這些場所中設置專櫃的費用不菲,但是相比開一家門店,無論是前期費用,還是後期的經營費用都低很多,因此他們水果的售價要比高端水果店中的便宜很多。而且專櫃的目標顧客與進駐場所的目標顧客吻合,因此他們幾乎不需要做什麼廣告宣傳,就能有大量的潛在顧客光顧,從市場開拓角度講,他們也要比高端水果店容易很多。再換個角度講,既然市場中有如此多的選擇,而且其他渠道的同質水果售價還便宜,目標顧客沒有光顧高端水果店的理由,因此高端水果店經營處境困難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