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交法優化提取茶皂素前處理工藝的研究(1 / 1)

正交法優化提取茶皂素前處理工藝的研究

文學藝術研究

作者:張龍 劉彤 趙春深

摘 要:本實驗研究了油茶餅提取茶皂素的前處理工藝,考察了浸泡液pH值、浸泡溫度和浸泡時間,及浸泡液pH值、浸泡溫度的交互作用等幾個因素對指標的影響。正交實驗結果表明,較優工藝條件為:浸泡液pH值為2~3,浸泡溫度為0℃,浸泡時間為9小時。此時浸提液中雜質/皂素為23.14。

關鍵詞:茶皂素;油茶餅;正交實驗;低溫分離

中圖分類號:TQ4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8—0230—01

茶皂素又稱茶皂苷、茶皂甙,是皂素中的一類。純淨的茶皂素易溶於水、甲醇、含水乙醇和正丁醇,是性能優良的非離子表麵活性劑,具有較強的發泡、乳化、分散、濕潤等作用[1],並具有抗滲、消炎等生理活性,可廣泛應用於日化等領域,經濟價值較高[2]。

傳統茶皂素提取工藝首先采用較高溫度下直接提取。這會導致雜質大量溶出,特別是水中溶解度很大的物質,如鹽類、多糖和小分子物質。本實驗采用首先分離可溶性雜質的辦法,采用低溫酸性浸提工藝,除去油茶餅中可溶性大的物質,從而實現茶皂素的初步純化和富集。

一、材料與方法

1.儀器與試劑

油茶餅(貴州省黎平縣)、鹽酸、乙醇、石油醚等試劑為化學純;安捷侖液相色譜儀;真空幹燥箱、離心機、恒溫水浴鍋、旋轉蒸發儀、索氏提取器。

2.實驗內容

(1)原料預處理

油茶餅粉碎過20目篩[3],石油醚索氏提取[4]恒溫幹燥過夜[5]。油茶餅水份,殘油測定:GB549—85。油茶餅皂素含量測定:高效液相測定[6];浸出物測定GB8305—87。

(2)實驗方案

將10g脫脂油茶餅至於一定pH的鹽酸溶液100ml中,一定溫度下浸泡一段時間,固液分離,測定浸提液中茶皂素和其它可溶物的的比例。

二、浸出液成分

30℃,pH為7的水溶液浸泡10小時,測定茶皂素與其它可溶性成分比例,如下表1:

三、正交實驗

1.水平因素表

根據試驗目的,設計正交實驗的水平因素表(表3),考察因素A(浸泡液pH值),因素B(浸泡溫度),因素C(浸泡時間)對指標(可溶性雜質/茶皂素)的影響。

四、結果分析

從極差R看出,各因素對指標的影響大小為:A>B>C>D。因素A和因素B的影響最大,且效果接近。因素C和因素D對指標有影響,但較小。因素A、B的交互作用不明顯。

試驗方案中,較好的試驗條件為A1B3C3。

五、結論

實驗以榨油殘餅為原料,采用低溫水浸工藝,考察了浸泡液pH值、浸泡溫度和浸泡時間,及浸泡液pH值和浸泡溫度的交互作用等幾個因素對指標的影響。正交實驗結果表明,較優工藝條件為:浸泡液pH值為2~3,浸泡溫度為0℃,浸泡時間9小時。運用此工藝,浸提液中雜質/皂素為23.14。可實現雜質與茶皂素的有效分離。

參考文獻

[1]汪多仁.茶皂素的應用開發[J].北京日化,2002,67(2):15~19.

[2]趙世明.茶皂素的化學結構與藥理活性研究[J].國外醫藥, 1998,13(1):3~6.

[3]徐德平,裘愛泳.高純茶皂素的分離[J].中國油脂,2006,31(3):43~45.

[4]北京中醫學院.中草藥成份化學[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李靜等.茶皂素的提取及純化研究[J].食品科學,2008,29(11):154~156.

[6]楊坤國等.茶皂素提取與精製方法的改進研究[J].林產化學與工業,2001,21(2):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