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戰勝命運——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4)(2 / 2)

曾經因為性格而相愛,現在也因此而無奈。強勢的性格使他們在生活中越走越遠,富蘭克林自信,善於社交,而埃莉諾正直,講原則。他們從未想過為對方改變自己,婚姻的裂痕就此出現。埃莉諾是個急躁的人,對此,富蘭克林曾下結論說:“她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好的政治家。”

她事必躬親,行為獨特,性格耿直,會為了守時而不跟丈夫打招呼就抵達監獄。她不善於管理財政,也許根本就不會跟錢打交道。

每一個一直以家庭和丈夫為重心的女人麵對這種事情都是無助的,這樣一個簡單直爽的女人在接收到丈夫感情背叛的消息後,經過思量選擇了隱忍是該擁有多廣大的胸懷!

直到多年後她才對友人傾訴:“當時我覺得整個世界都要崩潰了。”第三者的插足讓埃莉諾瘋狂過一段時間,但是她很快就冷靜了下來,露西事件的出現致使她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以及回顧過去。她重新反省自己,尋找問題的所在。

露西的事件讓她對自己的未來一度感到迷茫,就像她後來說的一樣:“此時此刻,我的這個世界翻了個底朝天,我平生第一次真正地麵對自己,麵對我周圍的一切,麵對我的世界。”當時倔強的埃莉諾也曾想到過申請離婚,可是為了社會地位,為了孩子和未來,她作出了抉擇:繼續維持婚姻關係,但是是作為合作夥伴,而不是丈夫和妻子。

這是一種解脫,意味著她再也不用一味地迎合丈夫,可以將自己寶貴的時間精力投入自己的興趣中去。這是一個女人的重生,當她在感情的中失敗時,應該在事業中找回自信和希望,埃莉諾做到了。

她在工作上付出了極大的心血,為種族平等和世界和平、婦女權益做鬥爭,為了婦女問題到處奔走。她在民眾喜愛程度上也開始超過富蘭克林,成為美國史上最受歡迎也最受批評的女子。

其實她剛走出婚姻的陰霾走進政治的曙光中時是艱難而陌生的,即便她曾經跟隨丈夫參與過政治,但是讓她一下子擺脫丈夫的約束去建立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可是她並沒有放棄,而是循序漸進地逐步擁有和完善自己的政治事業。

她與丈夫成了真正團結互助的政治夥伴,兩人會因不同的意見而爭論,有時埃莉諾會因為自己的行動和言論給丈夫帶來困擾,這時富蘭克林不得不為自己重新尋找出路。埃莉諾在政治工作中學會了速記、寫作,即便是與人談話,她也會想從中學到點什麼。她是那麼地努力認真,讓所有的人敬佩。

或許真的像人們看到的那樣,她完全將自己交給了政治,讓婚姻成為一架給民眾觀看的軀殼。其實,有更多的人說她最多的還是獻身於家庭,因為每當孩子們有什麼事情的時候,她總是在他們身邊。兒子在吉尼亞出車禍時,她一直悉心照顧;兒子詹姆斯在明尼亞波利斯做大手術時,她徹夜守候;女兒安妮在西雅圖生孩子的時候,她一直陪伴;就連兒子埃利奧特在加利福尼亞糾結婚姻問題時,她也在側安撫。

露西事件過去幾年後,富蘭克林得了小兒麻痹症,埃莉諾不計前嫌,悉心照料,鼓勵丈夫與病魔做鬥爭,並支持協助他繼續工作。這不僅僅是為了當初的協議,這也是愛的延續,就像她說過的一樣:“婚姻不是一場交易。”

婚姻不是交易,即便給予了女人絕對的自由,但是她還是希望身邊有著安慰的依靠。她用一顆博大的心去包容了丈夫的錯誤,又用實際行動去表達她對婚姻的獨特看法。

她開始在白宮中變得自信、優秀,能言善辯,連政治家富蘭克林都甘拜下風。即便曾經在感情上受到過傷害,但是她依然沒有防備心理,從不帶武器,刻意減少警衛,她努力用最親切、最簡單的形象去接見民眾,打造自己獨特的“第一夫人”形象。

“二戰”期間,她不僅為自己的事奔波,而且還為丈夫連任三任總統的事策劃出力,並鼓勵病中的丈夫戰勝對手,並在那樣艱難的時期努力去支持丈夫的事業活動。

也許婚姻給予她的傷害漸漸被時光撫平,即便露西一直圍繞在她的生活周圍,但是她依然沒有放棄與富蘭克林的婚姻。她在富蘭克林過世後又繼續著自己輝煌的人生,即便身患絕症也從未放棄過,也許就是這種執著的信念讓她對婚姻也充滿了希望和寬容。她曾說:“富蘭克林早年的感情背棄雖然傷透了我的心,但是我卻從未後悔嫁給他。”

艾德萊·史蒂文森說她:“她麵對黑暗總是點起明燈,而不是加以詛咒,她的熱情溫暖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