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區柯克的影片裏,主人公永遠帶著一種可貴的能力:自我整理和自我節製。這種整理和節製與世界有著抽離和融入的感覺,所以他的影片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演員要演繹出這種效果,必須要具備很強的駕馭能力,或者說演員本身就應該具有這種高貴情懷和不入世俗的氣質。
隻有這樣,影片的效果才能完整地表達出來,才不會顯得突兀和難堪。格蕾絲·凱利便是這樣的人,她懂得自我調節與克製,在塑造角色時有張有弛。希區柯克曾經這樣描述過她:“從外表上看,格蕾絲顯得很冷漠,但在她的心中卻蘊含著敏感、情欲和愛戀的火山。”這種與電影的要求達到高度一致並不是所有希區柯克女郎都能夠做到的。
公眾麵前的格蕾斯·凱利嚴謹純潔,但她在生活中卻以洪水猛獸的動態存在著,不時與合作男星傳出緋聞。這時期,她的演繹事業已經快要達到一個巔峰,尤其是《後窗》裏麵的經典形象讓大部分人記住了這個穿著天鵝絨裙子的女孩,她亭亭玉立,一塵不染。隻要有格蕾絲·凱利出現的地方,立馬就成為焦點和中心,舉手投足之間都充滿了深深的耐人尋味,甚至連那慵懶的神情也有萬般風情。
1956年,格蕾絲·凱利憑借《鄉下姑娘》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占盡風頭,大放異彩。在這風頭正盛之時,原本可以大展身手的她,卻沒有因為太多光環迷失方向。
盡管她的身邊圍繞著足以讓全世界女人尖叫的魅力男星,無論是賈利·古柏、克拉克·蓋博,還是威廉·赫頓、富蘭克林·辛納特納,但她與他們都是淡淡之交,並沒有留下任何印記,因為她心裏清楚,璀璨卻浮華的好萊塢並不是她一直願意待下去的地方。
踏進好萊塢的第五個年頭,她訂婚了,與摩納哥王子雷尼埃三世,一位真正的王子,一位當時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為理想的單身男子,訂婚了。他們在戛納電影節上相遇,並且一見鍾情。6個月後,王子專程去費城向格蕾絲·凱利的父親提出求婚,並且得到同意。
那注定是一場世紀婚禮,雖然摩納哥隻是彈丸之地,但摩納哥再小,雷尼埃也是未來的國王,何況這裏風景秀麗,依山傍水,是出名的旅遊勝地。
那一日,格蕾絲·凱利穿著昂貴的長裙,披著成千上萬顆魚卵形珍珠串成的麵紗,走向雷尼埃,走向摩納哥,這位影壇皇後從此成為摩納哥未來的王妃。格蕾絲·凱利的一生仿佛是童話在現實中的最好注腳,她讓無數人相信,一個女人,如果真正美麗且高雅,那麼她的命運就一定可以達到如此完美的境地。
婚後3年,格蕾絲·凱利為王室誕下三位子嗣,也是在這幾年,她曾經參演的電影被摩納哥全部禁播。後來,希區柯克曾試圖邀請她再去出演自己的電影,但是摩納哥的公眾卻不能接受他們的王妃再涉足演藝圈。
此時的格蕾絲·凱利已經不再是昔日的那個魅力四射的影後,那個隨心所欲的女郎,身為王妃,代表國家形象的女主人,她必須時刻小心翼翼。從此,這個嬌美的容顏再沒有以電影角色的形式出現在銀幕上,這是遺憾,也是懸念。
但事實證明,她的確是一位成功的王妃,在她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摩納哥的公眾形象逐漸好轉,旅遊收入也逐漸增多,而王妃本人也以不懈的努力贏得了更多的尊敬。
格蕾絲王妃注定是一個傳奇,活著的時候是,逝去的時候也是。1982年,她和小女兒在返回王宮的路上出了嚴重的車禍,在一個轉彎的地方她失去了對車的控製,車子衝下了懸崖,王妃全身多處受傷,第二天在醫院去世,女兒得救。
她的遇難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不僅有摩納哥人民的傷心,還令這個世界上所有愛她的角色的人黯然神傷,更使雷尼埃傷心欲絕,在她的葬禮上掩麵痛哭,“我們是完美的一對,無論走到哪兒,對她的懷念都與我寸步不離。”
是的,他們的相遇是一場傳奇,卻在相濡以沫的時候分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失去了格雷絲,雷尼埃終身未再婚娶,也許在他心中,格蕾絲·凱利是永遠無法替代的。她被葬在了蒙特卡洛的山頂教堂,那是他們結婚的地方,王宮從此隻留下國王一人遠眺教堂的背影。
香消玉殞後,世人紛紛以各種形式祭奠王妃。再次回首,我們仿佛看到格蕾絲·凱利依然穿著一襲美麗的天鵝絨落地長裙,遺世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