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鏗鏘玫瑰——有些事放在肩頭,日子久了,就變成了傳奇(2)(2 / 3)

1948年保守黨的年會上,作為牛津畢業保守黨協會的代表,撒切爾夫人正式登上保守黨的政治舞台。一番慷慨激昂、沉著嚴謹的發言讓她博得在場所有人熱烈掌聲,她隱約感覺到,屬於自己的時代開始了。不久之後,她便被米勒提名為薩特福德選區的議員代表,這是她邁入政壇的第一步。

一麵是鐵血政治的哲學,一麵是柔情女性的魅力,撒切爾夫人將兩者之間的尺度拿捏得恰到好處,在壯誌與柔情之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經曆過1950年和1951年連續兩年壓倒性扭轉達特福德選區長期被共和黨霸占的局麵之後,撒切爾夫人的政治魅力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賞識和讚歎,在當時成了改寫保守黨女性候選人曆史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就在政治事業沿著既定軌道漸漸爬坡的過程中,美麗的撒切爾也收獲了一份美麗的愛情。一位德行高尚的紳士丹尼士·撒切爾·戴卓爾發現了這朵玫瑰的美麗馨香,兩人於1951年喜結連理,並誕下了一對孿生兄妹——卡洛兒與馬克,這是他們愛情的結晶。

細想起來,在她日後征戰政壇,披荊斬棘的過程中,摯愛的丈夫一直是自己身後最堅強的後盾和最巍然的靠山。

雖然已然名聲大振,但是年輕上進的撒切爾夫人並沒有沉浸在短暫的成功中沾沾自喜。民眾的支持給了她很大的自信,在崢嶸的仕途之路上,她變得越發奮進努力。埋頭苦學,費盡千辛萬苦,她終於成功考取訟務律師的資格。在作為在野黨影子內閣人士之時,她常常熬到深夜查閱大量的資料與數據來反駁對手;而作為保守黨領袖之時,她又時常馬不停蹄地奔走到全國各地講演,晝夜相繼。

對這朵馨香的花兒,人們隻是驚羨她開放時的明豔,然而卻忽略了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功夫不負有心人,1970年,在保守黨大選勝出後,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撒切爾夫人終於如願入閣,這是她達成最終夢想的一階重要跳板。

經曆了歲月的滄桑之後,撒切爾夫人越發散發出女性的魅力,1979年5月3日,春日洋洋,微風和煦,這是英國曆史上值得永久銘記的時刻。在保守黨再次獲得大選勝利之後,“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正式出任首相一職,成為了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用自己堅忍不拔的努力和超乎尋常的魄力,塑造出一個自尊獨立的女性形象。她用自己的行動向世人昭示:江山代代出英賢,誰說女子不如男。

倫敦唐寧街十號,見證了她在這裏日理萬機的每一天,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極具撒切爾特色的主義和政策,見證了她在這裏的三個任期生涯,這是英國首相在20世紀執政的最高紀錄。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也沒有人能夠永遠把持著成功。在血雨腥風般的政治世界裏,一個隻身作戰的女子既要對抗國內虎視眈眈地覬覦首相之位的各方勢力,又要挑起一個國家的棟梁,是極其不易的。隨著局勢的發展,由於民心漸漸流走,各方勢力的支持也越來越弱,1990年11月,撒切爾夫人同意辭職,退出了下議院選舉,她33年的從政生涯至此正式畫上了句號。

其人未遠,其香猶存。撒切爾雖然遠離了政治,但人們對她的愛戴和尊敬卻從未減少,她被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終身貴族。

在後來的保守黨大會中,卸任後的撒切爾夫人史無前例地獲得了全場站立鼓掌致意,然而,此時的她感到這個舞台已經屬於她了,於是她微笑著婉拒了眾人要求她上台發言的邀請。

更多中國人認識她,還是她在人民大會堂階梯上摔得那一跤,在人們心中,鐵娘子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去揣摩她內心真正的孤獨與寂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新世紀的曙光翻開了新的曆史一頁,撒切爾夫人的光彩也永遠地留在那個時代之中了。2002年,撒切爾夫人因為身體原因而退出了社交圈,開始了真正屬於她自己的隱秘生活。而此時,在疾病的困擾之下,她的記憶力急劇減退,全然沒有了往日“鐵娘子”的風采。

暮年的撒切爾褪去浮華,安然在自己的生命空間中。她眼角的皺紋越來越多,似乎道不盡世間滄桑,那些曾經的盛世繁華夢在她的生命中不斷沉澱升華,此時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