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專業人員腳踏實地地鑽研了半年時間,最終證明新係統完全符合要求,並逐步替代了老的係統。不僅如此,新係統的應用,使財務部的業務流程更為清晰,阿裏巴巴處理財務業務數據的效率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得到了改善。
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是好事,但是有了想法之後,一定要去實施,這樣才能保證你的好點子不至於成為明日黃花。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的失敗不是因為缺乏思想,缺少經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缺乏行動。
要知道,執行力是任何一個成功者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要知道,即便你有高瞻遠矚的能力,可是你腦海中的這個想法僅僅隻是一個開頭的方式。憑空想象並不值錢,要想真正讓你的點子值錢,就一定要將這種想法與行動結合起來。譬如,在工作中,可能同樣的方法被兩個人同時想到了,但是誰的執行力更強,誰邁出第一步,那麼誰就更容易成功。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曾經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做企業要“眼高手低”》,作者是阿裏巴巴集團的“總參謀長”曾鳴。此處說的“眼高手低”,並非日常理解的“好高鶩遠”的意思,而是另有含義。曾鳴認為,“眼高”就是高瞻遠矚、看到未來,有一張戰略地圖;“手低”就是動手的時候一定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要有非常好的切入點,才能夠把戰略地圖拚出來。可見,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已經深深地滲透到阿裏巴巴的文化中去了。
1949年,包玉剛隨父親抵達香港,一開始,他主要從事經營進出口貿易,然而生意平平。
後來,包玉剛在對世界經濟形勢及動向作了一番分析與研究之後,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航運業。他認為,航運業涉及的行業有很多,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
然而,當時包玉剛的這個決定引來了所有親朋好友的質疑,他們都勸他打消這個念頭,可是這時的包玉剛早已暗下決心,準備在航運路上放手一搏,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1955年,包玉剛創立了香港環球航運有限公司。為了籌集買船的款項,他到彙豐銀行借貸,彙豐銀行人員以“華人不懂船舶”為由拒絕對其予以資助。他又到日本神戶,終於得到了第一筆貸款,用77萬美元買下了一艘已用了28年的舊船。包玉剛以一條舊船闖入了航運界,那年他37歲。
從此,包玉剛在航運業的征途中開始乘風破浪,勇往直前。20年後,他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寶座,成為全球最大的獨立船東。
包玉剛曾經說過:“一個目標一旦確立,不管它最初是源於什麼,都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它,這是公司之間有所區別的地方。”的確,成功的開始判斷正確的方向,創造價值是動力,隻有把戰略和執行很好地結合起來,戰略才有生命力,人生發展才會走上通向成功的軌道。這不僅是成功之道,也是獲得成功的智慧所在。
古人說:“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無論做什麼事,首先要有目標,確定了目標以後,接下來的事就能順利開展,不然就很難成事。所以,年輕人不光有遠大的誌向還不行,還要將這種遠大目標策略與具體步驟相結合,這樣才能讓思想與行動融為一體,在自己的人生中創造出更高的價值,也讓好的思想在獲得成功的道路上真正體現出其價值所在。
有創業理想,但不能理想化
中國有句俗話:“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裏的“武”指的是技巧,“功”指的是功夫。所謂技巧就是方法,而功夫則是實力。年輕人為自己的事業設定目標並不太難,可是如若將創業目標在貫徹執行的過程中理想化,那麼創業目標最終會因為虛化而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