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幼兒教師巧用語言教育的魅力(1 / 2)

淺談幼兒教師巧用語言教育的魅力

幼教天地

作者:呂琴

摘 要: 語言是一門藝術,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豐富、生動的語言能給幼兒帶來最美的教育享受。教師語言不是單向向幼兒傳遞有關語言知識的過程,而是通過交流、對話,幼兒對幼兒園、老師、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激發自我成長動機,幼兒教師的語言對幼兒的成長和心智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語言教育 情感性 趣味性 激勵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應。教師講的話帶有審美色彩,這是一把最精致的鑰匙,不僅可加深記憶,而且可深入到大腦最隱秘的角落。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語言的藝術性,使自己的教學語言適應課堂和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賦予語言以情感色彩。由此可見,3~6歲幼兒正處在語言敏感時期,對於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腔一式甚至口頭禪,幼兒都非常樂於模仿。因此教師要給孩子以影響,除了應具備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外,更要懂得語言藝術,教師的談吐及語言表達對孩子的教育及知識傳授產生的直接作用,甚至決定教育、教學的成敗。

一、教師情感性語言運用的魅力

情感性語言就是教師語言應充滿情感色彩,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勵。幼兒正處在成長過程中,可塑性強,教師應當注意了解幼兒的每一個優點和長處,發現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並以語言加以肯定和讚揚,激發和鼓勵他們不斷進步。我們在長期教育教學中發現,教師富有情感性的語言能夠撥動幼兒心弦,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激發他們對幼兒園生活和學習的興趣。比如,新入園的小班幼兒情緒波動大,早上來園時容易大哭大鬧,為了使幼兒順利入園,早晨教師在接待幼兒入園時由原來的簡單問候語轉換為親切的情感性語言:“寶寶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這樣會讓小女孩向同伴炫耀一個上午;“寶寶,你來了,老師好想你呀”,會讓幼兒高興得不得了……由此漸漸消除幼兒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感。幼兒表現好時一句“你表現真棒”,可能會使這位幼兒以後表現更棒,教師經常的讚揚、恰當的鼓勵、充分的肯定、適時的安慰,會使幼兒感受到被尊重、關愛,被理解和接納,產生被重視感和安全感,在獲得語言支持的同時得到教師的微笑、點頭、注視及撫摸、拍頭等親密的身體接觸,幼兒更會感受到極大的溫暖、關愛和信任。將教師對幼兒的態度、期望、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充分表達出來,把老師積極的情感傳遞給幼兒,可起到感染幼兒的積極情感作用。由此可見,教師的語言在教師和幼兒情感交流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教師趣味性語言運用的魅力

教師的語言應貼近幼兒心理,語言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比空乏的說教更具有效力。如有一次在吃午飯時孩子們很吵,我沒有大聲訓斥他們,而說:“咦,我們教室裏什麼時候飛進來那麼多小蜜蜂,嗡嗡嗡嗡的,多吵呀!我們快把他們請出去,別打擾我們吃飯了。”孩子們聽了都笑起來,笑過之後都安靜下來吃飯了。再如我班有一幼兒早上來園時,每天都要哭,我每次都要哄好些時候才能停止哭,那天,她又和以往一樣在哭,我沒有像以前那樣哄她,隻是輕輕地走過去說:“咦,茹潔今天外麵在下雨啊!怎麼臉上都是雨水,快快拿紙巾來擦幹。”結果這句趣味性語言起了作用,茹潔停止了哭泣,這就是富有趣味性語言的魅力。此外,生動、形象的語言還能激發幼兒興趣,把他們潛在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自覺主動地學習,從而有效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