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更新知識,促進技校班主任管理工作順利開展(2 / 2)

六、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並不意味著班主任放任,隻是班主任的工作由台前轉移到了幕後,加之學生的個性差異,自我教育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其中引與導的功夫一點也不能懈怠。一方麵,以“旁觀者清”的角色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防患於未然。另一方麵,在學生出現問題後,除了讓其與大家討論外,私下進行探究,做好工作,與其交心,令其動心,還其信心,建其恒心,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班主任的教育動機是關愛而不是強製,消除對立情緒,贏得學生的愛戴。

七、主動探究,不斷學習

班主任結合實際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難點、疑點和重點,結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地、自覺地、主動地進行研究,並用於指導實踐。努力樹立“問題意識”,從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發現問題並初步具備在一定理論指導下開展研究、尋找工作對策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斷創新,能合理把握各類活動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銜接點、切入點,要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為創新意識的萌發奠定良好基礎。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各項活動,使各項活動既有區別又有一定內在聯係,為學生的不斷創新提供科學的思維方式。

八、教師“四勤”要做好

班級管理須提前,由於上課時間較短,學習內容多,任務重,給班級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要求班主任做到“四勤”,即腦勤、腿勤、手勤、口勤。腦勤就是要經常考慮教學中的問題,把隱患消滅在上課前;腿勤即要多深入課堂,多了解情況。及時聽取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以製定相應的教學措施;手勤就是要多動筆,及時總結教學管理中的經驗和不足,以利交流和改進;口勤就是要經常和學生交心,充分利用短暫的課餘時間進行思想教育、學風教育,了解課堂教學情況並及時反映給任課教師,以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

九、加強協調溝通,建立育人的整體係統

班級管理是一項有關育人的係統工程。首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班級發展狀況等問題,班主任要經常及時與科任教師加強交流和溝通,綜合分析問題,共同探討解決策略。其次,要加強與家長的聯係,就學生成長發展問題通報情況、交換意見,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弘揚傳統美德的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以及區分真善美與醜惡現象的能力,引導學正確麵對和處理社會問題。再次,班級管理還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思想政治教育學、人際關係學等多個學科,這就要求班主任有係統觀念,還要樹立在職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補充和更新知識,善於應用綜合的、新穎的、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