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尊師重教的社會環境為學生成長奠定基礎
社會環境是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人類通過長期有意識的社會勞動,加工和改造的自然物質,創造的物質生產體係,積累的物質文化等形成的環境體係。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充分證明了古人對社會環境的重視程度,可見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同曆史時期形成了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社會環境又造就了有差異的社會氛圍。“兩眼一睜,展開競爭”是對這個社會最真實的寫照,競爭的社會環境營造了全社會重視知識、重視人才的社會氛圍。
尊師重教的社會環境造就了一流的師資隊伍。由於老師的待遇相對穩定,較多地受到人們的尊敬,因此很多高素質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中,龍泉中學的老師都擁有本科以上學曆,有的還有博士學位,畢業院校以重點大學居多,師資力量很強大,高素質的教職員工使龍泉中學教學水平非常高,每年一中的升學率都在20%以上。
尊師重教的社會環境形成了重視教育的社會氛圍。現在一個地方最漂亮的建築往往是學校,學校一般建在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區域,龍泉中學則建在唐山的高新區,環城水係在校外經過,22路、41路、37路、59路等多條公交線路從其門前經過,交通十分便利;高新區沒有工業,空氣清新,優美的自然環境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3.家庭是個人成長的土壤
家庭環境對個人成長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家庭環境總是與優良的家風並存。家風是一種綜合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習慣、情感、態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如語言環境、情感環境、人際環境、道德環境等。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麵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好的家風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營養液,滋潤孩子的心靈,亮麗孩子的人生。我的父母都在鋼鐵企業工作,他們在家裏談論得最多的話題就是技術問題,在工作上互相幫助,在生活上互相關心,相敬如賓。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必需的“土壤”。有了這塊養料充足、根基肥沃的土壤,再加上充足的光照、適宜的空氣和水分,家園裏的小苗才能成長得更加茁壯。心理教育學家斯特娜夫人曾說過:“孩子的心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善於模仿是孩子最大的特點,孩子總是喜歡模仿父母,以期從父母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父母的價值觀念、工作態度、興趣愛好、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舉手投足等都有可能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托爾斯泰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斯特娜夫人說得更透徹:“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為了培養孩子的品德,父母親的行為要自慎,應處處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為或壞的行為都是父母教育影響的結果。”我的父母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畢業的學生,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在參加工作以後,還攻讀了碩士學位,父母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每晚挑燈夜戰的勁頭,給我樹立了學習的好榜樣。
校園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首先感謝我初中就讀的龍泉中學、高中就讀的唐山一中,這裏有著良好的學習氛圍,給了我很好的學習環境;其次尊師重教的社會環境形成了重視教育的社會氛圍;家庭環境、父母親人的言傳身教給我樹立了榜樣;當然,個人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