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介入的具體目標
通過個案訪談,緩解個案案主因為家庭困難帶來的焦慮情緒,樹立案主的自信心,幫助案主找到經濟來源,緩解經濟壓力。
(3)個案的具體介入
第一,案主個人係統的介入。筆者在了解劉某某的具體情況後,針對其開展了三次訪談,通過訪談深入了解案主的個人情況和家庭情況。第一次訪談主要探討的一些輕鬆的話題,讓學生對筆者產生信任感。在後兩次的訪談中,基於了解到的劉同學的情況,筆者首先做的是緩解劉同學的焦慮情緒,減輕其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給其造成的自卑感,其次基於案主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第二,案主的社會係統的介入。家庭係統的介入。因為劉某某的家庭在衡水距離學院較遠,要實現麵對麵談話比較困難,所以筆者通過電話與劉某的家長進行了溝通。在溝通中,主要表達了劉同學在學校表現得很優秀,再者她能考上本學校是很不容易的,以後加上學校助學金各項幫助,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其家庭負擔,希望家長給予劉同學更多的精神支持。
第三,學校係統的介入——爭取資源的支持。劉某某想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找兼職,但是因為沒有相應的信息來源,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身邊有不少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在校外都找到兼職,但是因為自己膽子不是很大,沒有勇氣獨自打工。考慮到劉同學的具體情況,筆者發掘自己身邊的資源,在學校食堂給其找了一份兼職的工作,除了能解決其吃飯問題外,還能每月爭取一點額外費用,關鍵是考慮到劉的性格在學校這個環境中兼職能夠給予其安全感。因為在學校食堂打工的有不少也是家庭相對比較困難的,在劉同學打工的過程中,能夠認識到更多和自己家庭環境相似的人,因為擁有共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遭遇,他們更能夠相互溝通交流。劉同學或者也可以從中尋找到自己的榜樣,更好地實現自我的發展,這些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遠比單純的說教更容易讓他們接受。
(4)個案評估
通過個案的介入,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案主的焦慮情緒,讓其更積極地學習、生活,在食堂的兼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其經濟困擾。
(5)介入反思
在了解到劉某某的家庭情況後,筆者曾問過她為什麼沒有申請助學金,劉某某說因為所有的貧困申請書都要交到班長手中,但是自己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的具體情況後以異樣的眼光來看自己,所以放棄了申請助學金的機會。
通過這則個案讓筆者反思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自己作為輔導員應該及時、深入、多方麵地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爭取做到讓真正貧困的學生拿到資助,同時還應該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其認識到拿助學金並不是“低人一等”。
四、結語
隨著大學生時代性問題的出現,將“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引入高校社會工作中是很有必要的,這樣能幫助輔導員更好地服務學生。但是由於高校社會工作在中國的發展起步比較晚,還需要在本土高校的特點上不斷改進和發展。
注釋:
①王思斌.社會工作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8.
參考文獻:
[1]王思斌.社會工作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8.31.
[2]張雄.個案社會工作[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105.
[3]張攀攀,朱蕾.社會工作理論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J].青年科學,2009(9):49.
[4]張小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分析[J].廣西大學梧州分校學報,2002,(3).
[5]蘇海.論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6(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