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物化學PBL教學中醫學生能力培養的探索(2 / 2)

(2)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

PBL的實施過程是:教師給出案例、提出問題—共同提出假設—學生搜尋相關信息—共同驗證假設-最終獲得大家均認可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結論。這樣的教學方式對老師的要求更高,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了解最前沿的科學知識,從而把國內外最新的知識信息傳遞給學生,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學術信息及科研方式和方法[6]。PBL教學中,要講一些最新進展及小故事,引起學生探索問題的欲望,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增強學生的洞察力、想象力、預見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能力。

(3)學生協作能力的培養

PBL教學將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學生除了要自主收集學習相關的知識外,還要與小組成員進行分工、討論及彙總。在PBL教學中,我們隨機分組,讓學生跟不同的學生協作,從而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

(4)學生表達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

PBL實施過程中需要學生對檢索到的信息處理後進行彙報,在這一環節中,可以在不同的學時讓不同的同學上去彙報,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口頭彙報一次,最終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

(5)學生信息檢索和處理能力的培養

目前,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一般醫學院學生都有必要專門學習規範的學術文獻等資料的檢索方法和技巧。海南醫學院校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創新課題的科學研究,並設立大學生創新專項資金予以支持。科學研究首先要全麵收集相關研究領域資料,隻有掌握了檢索技巧,查閱到相關的資料後,科研課題才能順利進行下去。但是某些學生在選定了課題之後,由於沒有掌握正確的檢索方法,結果不能全麵地掌握相關資料及最新的科研動態,進而使得課題很難進行下去。那麼在生物化學PBL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查閱信息前,我們除了提供他們自主學習指南外,還應該教給他們信息檢索知識,提供信息檢索方法和手段的相關資料,告訴學生在檢索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詢問同學和老師。經過幾次獨立查詢資料、處理信息後,學生能正確掌握信息的檢索和處理,提高信息檢索和處理能力。

3.展望

大學階段是有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時期,培養醫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協作等綜合素質能力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隻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讓醫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盡快提高,以符合醫學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在學校中如何培養專業技能過硬、綜合素質較高的實用型技術人才,是當前所有院校必須重視且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牛麗紅,南克勉,王增田.解讀PBL中的師生角色[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7):27-28.

[2]吳應鋒.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J].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1995,16(3):122.

[3]曹博,程誌,曹德品.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7:1-2.

[4]周同甫,萬學紅.醫學生能力培養的再認識[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1998,2:15-17.

[5]韓瑋娜,常亮,閻芳,等.PBL教學中教師的轉變及作用[J].數理醫藥學雜誌,2008,21(4):495-496.

[6]張玉蘋,張聰.關於醫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幾點建議[J].中醫藥管理雜誌,2012,20(7):63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