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曆史的趣味化教學方法探析
政史地教學與研究
作者:黃飛
摘 要: 曆史是人類對社會過去發展曆程的研究和學習。在初中曆史教學過程中,科學教學是有效進行曆史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把新穎有趣的內容導入到教學過程中,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曆史的積極性,符合課程改革後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各方麵要求。
關鍵詞: 初中曆史教學 趣味化 教學方法
德智體全麵發展是對學生的要求。老師不僅要傳授學生課本上的知識,更要塑造學生的品格。教師應與時俱進,轉換角色。過去的、陳舊的教學方法已不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對課堂教學藝術進行改革已經勢在必行,講求教學過程的趣味化,為曆史教學增添“情”“趣”,使曆史教學內容貼近生活,為曆史教學注入新水,使教學方法多樣化,為曆史教學增添“異彩”,使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氛圍中更有效地學習成長。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新的曆史教材包含了許多生活方麵的內容,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內容,豐富學生的生活常識,把生活常識與課本內容相結合,使內容更加豐富,吸引學生,使學生感到親切,有助於學生更深刻地認識曆史,豐富常識。
教師在教授課堂知識時,在涉及本土人物時,適時引入,會拉近學生與曆史課本之間的距離。把曆史課本中的人物與學生熟知的人物聯係起來,激發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本中講授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有利於學生對家鄉人文曆史的認識。
盡力發掘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的關聯,增長學生的生活智慧,使學生在輕鬆娛樂中博古通今,尋找事物發展的規律。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曆史知識時,聯係生活實際可以使學生更快更有效地學習曆史知識。
二、教學課堂有趣化
1.疑點化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每堂課結束時如果巧妙設置疑點,則會激起學生了解更多的欲望。因此,在結束時,我們除點明這節課的重點難點之外,還要巧妙地設置疑點,製造懸念,為下節課的進行打下基礎。比如在辛亥革命課的教學中,“辛亥革命雖然有局限性,但這畢竟是社會的一大進步,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看到那些複辟的下場就會明白”,這樣設置疑點,就會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以後的學習做鋪墊。
2.問題化教學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適當創設問題情境。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理念所強調的。曆史教學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尋找答案,最後得出結論,圍繞問題教學。學生通過思考,搜集資料,通過理解,得出相應結論。這樣,問題解決了,學生學到了知識,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樂趣,更快更好地掌握曆史知識點。這樣的教學符合新課程教學理念。
3.趣味化教學
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把新穎有趣的內容導入教學中是很有必要的。如講述《美國南北戰爭》時,運用互聯網搜集關於華盛頓、林肯等多位總統的圖像與事跡等,讓大家猜想哪位總統在人民的心目中地位比較高,用猜謎的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告訴學生調查顯示美國總統的曆史排名,林肯位列前茅。為什麼林肯的地位在美國人民心目中這麼重要呢?這樣一步步把他們帶入新課的教學中。好的開始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這樣一開始就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有進一步理解學習的願望,接下來的課堂講授就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