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教育中,信息技術課並不在高考範圍之內,有些學校根本不重視這門課的開設和講解,更不重視這門課的教師,信息課的教師大多是由其他科目教師兼職代理的。某些學校不關心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水平,導致教學設備落後,上課好與不好學校一般不管,有的學校甚至停講,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教師不會重視信息技術科的講解,抱著得過且過的心理,更談不上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很多高中信息技術的授課老師並不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的,他們在信息技術方麵懂得不是太多,專業水平有限,要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教育技巧,必須從教師的培訓開始。一個專業水平再高的教師,如果他從業後就停止了學習,那麼他早晚會被時代拋棄,隻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掌握新的知識,才能不斷進步,跟上時代步伐。特別是教師行業,一屆接一屆的學生進來又走出,如果教師知識不更新,方法不改進,則肯定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老師要不斷學習知識完善和積累教育技巧。
四、完善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課本身就是新時代下的產物,傳統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方法肯定適應不了它的教學。在這門課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信息技術的魅力,體驗到技術的作用和技術涵養之美,提高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五、巧作教學評價,激勵學生學習
人是一種高級生物,對語言有特別敏感的反應,教師的課堂語言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教師在講課時要注意語言的運用。激勵性的語言會使學生產生興奮的情緒,這種情緒能促使學生良性發展。教師口頭語言評價對學生非常受用,學生都有被讚揚的心理需求,老師的一句激勵話語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在信息技術課堂上講解時教師要多用口頭表揚的方式激勵學生,特別是對於後進步的學生,有了進步及時表揚。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和努力成果,促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中信息技術課越來越受關注,有更多機遇和挑戰,教師和學生要共同麵對。總之,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僅僅靠教師是發揮不了作用的,需要學校的重視,學生的配合,三者相互協調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中影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因素是多方麵的。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為主導,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進行信息技術課程的安排與講解,隻有這樣才能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劍平.淺談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魅力中國,2013(17).198.
[2]徐慧博.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學周刊,B2011(9).41.
[3]沈春妹.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1(1).30-31.
[4]王玉敏.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性探索[J].新課程·中旬,2013(5).47.